《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2020年的一部剧情片。由迈克尔·伍德执导,伊恩·麦克莱恩、迈克尔·伍德等联袂主演。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又名Du Fu:China’s Greatest Poet、伟大诗人杜甫。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探寻杜甫的足迹,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朗读英文版的杜甫诗歌。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7.0,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
影迷点评:
幽草 说:作为现代的非中文母语者的制作方,与千年前的使用古中国语言的杜甫之间隔了太多的壁垒,而解读却并不令人失望,而在某些观念上甚至体现出超越国别、文化与语言的普世性的透彻与宽广。当伍德坐在一叶小船行驶于四川的绿水之上,他想也许作为另一种文化出身的杜甫在这里得到了对人类、自然和宇宙之间关系的一种独特理解。作为结语,伍德引用了一个未说明来源的评论家的评价,杜甫无意间成为了将这个民族的精神、情感及不朽的人文内质具象化成诗歌的诗人。无法不感动。诗歌部分全部采取意译的方式,有些难以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干脆略过(如“五更鼓角声悲壮”)不能说是翻译工作的缺失,只是必然的文化遗憾吧,请伊恩来读真是再好不过,让人觉得好像听到了杜甫写这些诗时喃喃读出的自语,温厚、孤独、苍凉而有力。
叶也眠 说:因为片中采访了宇文所安,我下意识认为会用他的英译本。听到《赠李白》中“李侯金闺彦”翻译成“ star of the golden gate”,又推翻了这个想法,因为对宇文所安译文用“golden chambers”还是有印象的。留心听会发现片中的杜诗英译以意译为主,不太注重传达用字、修辞、双关多义的效果,比如“悲管逐清瑟”就只译成“with finest music”,“无使蛟龙得”对应river god。一些用以类比和解释的西方参照系:安史之乱 as deadly as WWI;李杜风格差异如酒神与日神;杜甫是最“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诗人;长沙如二战时卡萨布兰卡;杜甫的忧国忧民与弗洛伊德关于哀伤的理论;对永恒的天地与时光的关注如Pink Floyd。三峡风景与杜诗与Set The Controls For The Heart Of The Sun的音乐交错,这个瞬间还挺触动的。
子文阿东 说:杜甫的人生和他的诗本身就能够强烈地触动人,所以哪怕是这样穿插着介绍,也仍然会有些时刻让人看得眼眶发热。然而这的确不是一部够好的纪录片,诗歌翻译过程中意韵的丢失不是最大的问题,麦克莱恩的朗读还是很有感染力的,问题是出在对今日中国一些画面的选择上,可以看到的仍然是比较表面的样子,尤其是插入的那群汉服唱歌的学生,太尴尬了。国内什么时候能认真拍一部更全面有深度的纪录片呢?然而想想当下气氛,杜甫的苦涩至今依然不合时宜。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