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Paleo

2020-04-19 00:54:43

还是止不住热泪盈眶,只杜甫的诗已经足够了. 至于那些尖锐的批评,我想也只能拿国人撰本去英国取景拍莎士比亚的片子对比,然而这样的片子尚不存在. 剥去语言和音韵本身的技巧,去理解和讨论其中的思想,这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

风间隼

2020-05-07 21:30:45

弗洛伊德的“文化性忧伤”是个很好的题眼。主持人历数荷马、但丁、莎士比亚……中西对比的结论是“像杜甫这样体现了整个文明的情感与道德敏感性的人物,西方罕有其匹”。干豆腐朗诵豆腐诗的段落有多催泪,在广场舞大妈和各种山寨仿古建筑中探寻古风古韵的段落就有多遗憾。

琧婯

2020-05-05 23:39:12

杜甫走过的路起码人家基本走了一遍,做记录片,首先就得能走,认真,真诚

saul

2020-04-22 20:08:17

汉语的尊严只有在这种纪录片里中英比较后才能凸显出来,时代的悲哀。

幽草

2020-04-12 20:42:37

作为现代的非中文母语者的制作方,与千年前的使用古中国语言的杜甫之间隔了太多的壁垒,而解读却并不令人失望,而在某些观念上甚至体现出超越国别、文化与语言的普世性的透彻与宽广。当伍德坐在一叶小船行驶于四川的绿水之上,他想也许作为另一种文化出身的杜甫在这里得到了对人类、自然和宇宙之间关系的一种独特理解。作为结语,伍德引用了一个未说明来源的评论家的评价,杜甫无意间成为了将这个民族的精神、情感及不朽的人文内质具象化成诗歌的诗人。无法不感动。诗歌部分全部采取意译的方式,有些难以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干脆略过(如“五更鼓角声悲壮”)不能说是翻译工作的缺失,只是必然的文化遗憾吧,请伊恩来读真是再好不过,让人觉得好像听到了杜甫写这些诗时喃喃读出的自语,温厚、孤独、苍凉而有力。

锦瑟三三

2020-04-25 22:49:22

西方人看完估计以为全中国都热衷于广场舞了

大头绿豆

2020-04-21 10:43:09

非常平庸的纪录片。如果受众不是中国观众,大概不会感受到那种隔靴搔痒和大而无当。所以,我会觉得,也许我们从前看的一些国产的介绍西方文化的作品,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Sailor Meow

2020-05-05 00:08:02

某学者控诉杜甫他吃东西的时候可没想着政府和人民,他写了好多关于吃的诗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要你管

⭩⭩⭩

2020-04-09 00:35:21

精华在于爵爷读诗。好的诗歌即便舍弃了韵律性,纯粹意译,也能够打动人心(另外说cultural sorrow那一段莫名地很有触动,“One may grieve as intensely for an ideal or a civilisation as for a loved one.”……

梦魇马戏团

2020-04-08 19:00:44

甘道夫老爷子朗读的译本,大概是为了贴合同时代的贝奥武甫,有音步但不押韵,隐晦的用词全部白描化,被老爷子念出了荷马吟唱的意思。诗歌翻译这件事情,角度不同真的有趣。

子文阿东

2020-04-27 12:34:02

杜甫的人生和他的诗本身就能够强烈地触动人,所以哪怕是这样穿插着介绍,也仍然会有些时刻让人看得眼眶发热。然而这的确不是一部够好的纪录片,诗歌翻译过程中意韵的丢失不是最大的问题,麦克莱恩的朗读还是很有感染力的,问题是出在对今日中国一些画面的选择上,可以看到的仍然是比较表面的样子,尤其是插入的那群汉服唱歌的学生,太尴尬了。国内什么时候能认真拍一部更全面有深度的纪录片呢?然而想想当下气氛,杜甫的苦涩至今依然不合时宜。

Sophie Z

2020-04-25 23:56:12

在这么一个微妙的历史时刻,BBC愿意播出这样的一个故事讲述千年前一个唐朝诗人的人生,这本身已经很难得。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