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第一归正会

第一归正会》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ChunkyEmpanada

2019-01-08 18:25:59

「Diary of a Religious Influencer, on Instagram」

踢迩达

2018-07-16 16:52:33

宗教和环保主题结合,可能是我最讨厌的一种题材了。不过伊桑·霍克的表演挽回了一些。

帕拉

2018-07-31 23:29:53

数字格式丧失了美感,还算优秀的摄影也于事无补。保罗·施拉德的上帝与环保之间关系的一次探讨可以自圆其说,但是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地方。[C+]

西帕克

2018-09-18 18:51:43

又是施拉德式存在主义男主角,《冬日之光》遇上《可能是魔鬼》,一个人全面接触真相后的崩溃,无疑是一部杰作。

黄小米

2018-05-21 07:22:28

男女双修转移环境议题。

石墙

2018-09-04 02:43:00

太作者了,完全是乡村牧师版的《出租车司机》,把结尾男女主角拥吻在一起的那个镜头拿掉可能会更好。

竹和

2017-10-07 08:27:36

NYFF目前看到最有趣的一部片子,风格突出. 个人觉得环保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素材而非主题...结尾打破规则...

Ada的B计划

2018-07-31 22:55:00

My Son, My Son, What Have Ye Done/年度十佳。施拉德终于找到沉浸于形式的路径,而非《三岛由纪夫传》般肤浅地浮于表面。视觉简约,但剪辑具有节奏。耳朵舒服,难以理解与德莱叶、布列松(两位最不重视“听”)的类比。难道大家都只看故事梗概吗???

柯里昂

2018-07-31 20:29:31

看到大家都还在拿《出租车司机》说事儿就知道作为导演的施拉德大概永无出头之日了...整部片基本就是被伊桑·霍克上了......一课又一课。忽略前几部板上钉钉的烂片不计外,保罗·施拉德的风格也越来越“规矩”,这部甚至没有移动镜头,连简单的摇都几乎没有,差不多99%的时间用的都是固定镜头。新人越来越激进,老人越来越保守。

焚紙樓

2018-11-24 11:43:12

一半《冬之光》、一半《鄉村牧師日記》、高潮輔以《生命是個奇蹟》。

冬寂網路.com

2018-08-12 22:44:37

首先,是教堂塔顶的一个小十字架,以及一本摊开的日记,《第一归正会》大多数时间是中景或全景,它的极简主义形而上学似乎顺接着布列松的乡村牧师及伯格曼的《冬日之光》,老塔《牺牲》之后,“信仰”再一次在信仰拥抱科学主义的后现代语境中出现。环保与极端主义是这个时代致死的疾病。信仰摇摇欲坠,一个恰如其分的克尔凯郭尔式文本:2010s的无限弃绝骑士。但在那场圣歌中,阿曼达·塞弗里德的“最后一分钟拯救”一方面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却又在升华中悄然回归伦理,在那场拥抱之后,它依然是一部美国影片,而不是欧洲。

凹凸

2019-04-20 22:28:46

Ethan Hawke动态写真集《第一禁欲系》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