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 英文名:Nikita Mikhalkov
  • 职业:导演,演员,编剧
  • 星座:天秤座
  • 血型:A型
  • 身高:187
  • 体重:
  • 地区:其他
  • 生日:1945-10-21
  • 出生地:俄罗斯
  • 毕业院校: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
  •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1:安... 战争与和平 安娜成长篇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烈日灼人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 6.9 6.9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渴望生活

  • 7.7 7.7

    普京的见证

  • 7.2 7.2

    战火中的芭蕾

  • 7.2 7.2

    烈日灼人2(下):碉堡要塞

  • 6.9 6.9

    烈日灼人2(上):逃难

  • 8.4 8.4

    12怒汉:大审判

  • 4.7 4.7

    静静的顿河

  • 8.7 8.7

    西伯利亚理发师

  • 8.6 8.6

    毒太阳

  • 8.7 8.7

    安娜成长篇

  • 8.5 8.5

    蒙古精神

  • 7.7 7.7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 7.6 7.6

    黑眼睛

  • 8.1 8.1

    残酷的浪漫史

  • 7.1 7.1

    没有证人

  • 8.6 8.6

    两个人的车站

  • 7.9 7.9

    福尔摩斯与华生医生历险记: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 8.5 8.5

    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

  • 8.4 8.4

    西伯利亚之歌

  • 7.8 7.8

    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

  • 7.8 7.8

    贵族之家

  • 8.5 8.5

    我漫步在莫斯科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俄罗斯著名导演,被誉为俄国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父亲赛吉米亥科夫是诗人兼作家,苏联国歌即出自其手笔,母亲亦是诗人,哥哥同时也是俄罗斯名导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善于经营影像,用出色的画面来叙事传情,作品中充满着浓厚的俄罗斯人道主义关怀。  14岁时初涉电影,米哈尔科夫在哥哥安德烈的年级作业中拍了一个女人离去的镜头。从那以后,米哈尔科夫开始进入哥哥的成人圈子,经常参加安德烈的同学聚会,聆听刚刚迈进艺术殿堂的年轻人:塔可夫斯基、什巴里科夫、乌尔班斯基、古拉亚等对艺术的高谈阔论,为他们跑腿买烟。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前苏联电影界的著名人物。与电影界人士的交往使米哈尔科夫中学毕业时便下定决心要当一名演员。 米哈尔科夫先后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话剧演员班和瓦赫塔戈夫剧院的史楚金戏剧学校表演专业学习。1963年米哈尔科夫背着家庭考入史楚金戏剧学校。入学前,他已经在格奥尔基·达涅里亚的影片《我漫步在莫斯科》中扮演了讨人喜欢的小伙子——地铁建设者柯里亚一角。  在史楚金戏校学习期间,米哈尔科夫因继续参加影片《呼应》和《不是最成功的一天》的拍摄,从而违反了学校不许学生拍片的规定,被迫退学,但很快便考入前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直接插入著名导演米哈伊尔·罗姆的二年级班学习导演(米哈伊尔·罗姆也是米哈尔科夫哥哥的恩师)。学习期间,先后在《贵族之家》(安德烈·冈察洛夫斯基执导)、《红帐篷》、《曼舒克之歌》、《万尼亚舅舅》等多部影片中扮演角色。米哈尔科夫很快步入苏联戏剧和电影明星之路,1971年拍摄完成毕业作品《战争结束时平静的一天》后,米哈尔科夫顺利地从国立电影学院毕业。

◆个人生活◆

家庭

米哈尔科夫的父亲——谢尔盖·弗拉吉米罗维奇·米哈尔科夫是儿童文学作家,苏、俄国歌的词作者,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米哈尔科夫的外曾祖父苏里科夫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画家,外祖父尤特·冈恰洛夫斯基是后印象派画家,母亲——娜塔丽亚·彼得罗芙娜·冈察洛夫斯卡娅也是作家、诗人,哥哥安德里·康查罗夫斯基。

感情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第一任妻子是女演员AnastasiyaVertinskaya,他们于1967年3月6日。他们的第一个儿子StepanMikhalkov,出生于1966年9月。

第二任妻子Tatyana曾是名模特,他们有三个儿女,分别是Artem(1975年12月8日生)、Anna(1974年生)和Nadyaborn(1986年9月27日生)。Anna是纪录片《安娜成长篇》的主角,而Nadya在《烈日灼人》中出演小女儿。


◆获奖记录◆

奥斯卡金像奖

  • 2008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十二怒汉(提名)
  • 1995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烈日灼人(获奖)
  • 1993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蒙古精神(提名)

戛纳国际电影节

  • 2010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烈日灼人2:逃难(提名)
  • 1994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烈日灼人(获奖)
  • 1994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烈日灼人(获奖)
  • 1994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烈日灼人(提名)
  • 1987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黑眼睛(提名)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2007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金狮奖(获奖)
  • 2007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十二怒汉(提名)
  • 1991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蒙古精神(获奖)
  • 1991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蒙古精神(获奖)
  • 1991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帕西内蒂奖-最佳电影蒙古精神(获奖)

东京国际电影节

  • 2008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黑泽明奖(获奖)

上海国际电影节

  • 2015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中暑(提名)

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 2010第4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世界电影贡献奖(获奖)
  • 2008第43届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AudienceAward12怒汉:大审判(获奖)
  • 1991第26届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获奖)

英国电影学院奖

  • 1996第4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非英语片奖烈日灼人(提名)
  • 1989第4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非英语片奖黑眼睛(提名)

法国电影凯撒奖

  • 1992第17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奖蒙古精神(提名)
  • 1988第1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奖黑眼睛(提名)

意大利大卫奖

  • 1995第39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国电影奖烈日灼人(提名)
  • 1988第32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奖黑眼睛(提名)
  • 1988第32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编剧奖黑眼睛(提名)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印度国际电影节

  • 2015第46届印度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获奖)

◆人物评价◆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影片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手法新颖,个性鲜明。纵观他的创作,既保持了高度的艺术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影片从西部片到情节剧,从改编片到室内剧,从内蒙古的大草原到西伯利亚的茫茫雪原显示了作者在样式技巧方面的成熟和多样,而在主题上从对人文精神的探索到对自然景物的哲学思考,从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到对斯大林时期的批判,还有对东、西方文化及古代与现代的比较都说明导演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文精神的推崇。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