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是2005年的一部剧情片。由多罗塔·肯杰尔扎沃斯卡执导,Piotr Jagielski、Edyta Jungowska等联袂主演。我是,又名Jestem、因为我存在。影片讲述了被遗弃的小男孩孔德尔(彼得·贾戈尔斯基 Piotr Jagielski 饰)不断寻求自身归属感,找寻精神家园的命运故事。从小被母亲遗弃的孔德尔,在孤儿院的生活充满压抑和克制。母亲一心寻找所谓的真爱,嫌弃孔德尔是自己的累赘,非但不收留儿子,反而置自己的亲生骨肉于不顾。面对母亲的抛弃,小孔德尔失声痛哭。终于,才十一岁大的孔德尔毅然逃离孤儿院,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家园。孔德尔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寄住在一艘废弃的破船上,于此有了一个“家”。弃船对面住着一户富裕人家,小女孩跟他年纪相仿,受过良好的教育生活条件优越。然而因为长相难看,总是受到排挤和冷落,直到遇见一样孤独的孔德尔,幼小的心灵自此有了彼此的慰藉。 本片荣获2006年柏林电影节特别致意最佳影片奖。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9.0,是一部少有的高评分电影作品,亲们,有了果断看呀。
影迷点评:
哼哼.floweray 说:每过一段时间,我都要从几段转场,一段副歌,乃至字里行间再次辨析“孤独”与“寂寞”的异同……因为我始终记不住,大概是语言边界的苍白 可我喜欢那方破船,这边是湖海的边缘,那边是可爱的疆界,我幻想代入更或者说重回儿时孑然一人游走“无眷属之乐,无朋友之乐,茕然漂泊”的欢乐。 什么存在与虚无,在彼时都是神打盹的遗落。 我享受那种被遗忘的感觉,更享受只有两个人时交集进入遗忘的时候: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就是整个世界~
brennteiskalt 说:如此悲惨的故事,肯杰扎夫斯卡却选择用金秋般温暖的镜头去特写她萌到家了的男主角,好似母性大发地用遮风避雨的臂弯紧紧抱住了可怜的小男孩。这真是太遗憾了,因为电影的视听语言很有想法,剪辑更是大胆,多次富有主观性地随意切换视点,仿佛在模拟孩子的视角。然而她太着急于抒情,结果让电影甜得腻人,全是大剌剌的滥情段落,却少了真正的生活气息。少一些主观的呻吟,多一些对空间的克制观察,这样电影才显得平衡。
F–A♭–F 说:不孤独的人才是可耻的。哭得稀里哗啦,如当年看“德州巴黎”…或许是小男孩的表演把我吓哭了——我不相信一个小孩能对自己的肢体、表情控制力表现如此强大,他会有相似的可怕的童年经历?!再次奉劝没长大的大人,对你们行为的后果负责!不要让小孩子无数次听到别人或自己对自己说“你就是个错误”!卧槽2011年看的时候我还不知道Michael nymann!!!我要重看。豆瓣需要重看标签!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