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争片 永远的莫扎特

永远的莫扎特7.5

类型:战争片  法国,瑞士   1996-11-27

主演:弗雷德里克·皮耶罗 Madeleine Assas Ghalia Lacroix Bérangère Allaux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剧情简介

  《永远的莫扎特》是1996年的一部战争片。由让-吕克·戈达尔执导,弗雷德里克·皮耶罗、Madeleine Assas、Ghalia Lacroix等联袂主演。永远的莫扎特,又名For Ever Mozart。影片将快节奏的智力综合表演,优美的哲学沉思以及在连珠炮弹的话语引用和战争场面中的爆发时刻天衣无缝地串联在一起,呈现出一幅色彩班驳的抽象派社会写生画。 戈达尔对当代国际政治热点与文化、艺术关系都有着深刻思考。正是由于这种思考,才有了《永远的莫扎特》一片的问世。 本片有两个故事线索:一伙年轻人一起去萨拉热窝旅行,在那里,他们计划参与一场戏剧的演出;与此同时,一名衰老的电影制作人渴望导演一部大制作电影,他满怀希望去了好莱坞。 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这部电影毫不掩饰的表达了戈达尔对前南斯拉夫内战的厌恶,并一再的强调了他对西方强权政治的批判立场。而且,戈达尔认为强权政治不仅毁掉人们的生命,更是文化艺术的刽子手,在强权政治的把持下,电影,乃至其他人类文化都陷入了难以抽身的殖民文化泥潭中无法自拔。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7.5,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

影迷点评:
  Jim's Bean 说:背景是对南斯拉夫拉夫内战中的大规模屠戮的厌恶,同样是反战,我觉得拍摄于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时期的《卡宾枪手》要清新很多,虽然那时候戈达尔还没有如此炫目的技巧。叙事终于有所回归:一队去萨拉热窝排演戏剧的青年和一个拍摄可能是封镜之作的老导演。战争在前者中直接出现,导致创作者的殒命(粗糙的战争场面、声画分离拼贴、插叙与重述以及很多的掉书袋)。而电影拍摄中,资本在赌场强势现身,拍摄现场混乱无序(我觉得这就是戈达尔后期电影拍摄现场纪实的搬演:无剧本、即兴演出),不出所料的观众冷遇,戈达尔大概埋进坟里都要用腐朽的声音诅咒资本主义对艺术的毁灭,这次再加一个战争。战争幽灵不时以图片和声音在艺术创作中出没作祟。资本、极权、战争,一切阻挡艺术的关隘都将以艺术击破「戈达尔22」
  POORTHINGSGBA 说:从我的戈达尔观影经历来看,《永远的莫扎特》是介于《周末》和《再见语言》之间的阴阳混沌的产物,前韵未了,后风未成,莫名其妙的台词和跳跃无序的情节确定影响到了观影体验,但是因为残存了一些我非常喜欢的《周末》的影子,所以我有更多仔细品味的意愿。先锋的艺术家到底不及热门商业片受欢迎,高雅的哲学家在暴徒的阴茎下受辱、在可怖的枪炮下受死,历史往往是文明败给野蛮、高深输于烂俗、振聋发聩的思考不敌歇斯底里的喧闹,赤诚及清醒的无人理解,戈达尔自省、自嘲、自怜、自娱之精神光耀吾心。我们不能忽略和遗忘,艾达,怎么了?战争摧毁的,泯灭的,纪念波斯尼亚战争的死难者
  妖艳左轮 说:熟悉戈达尔的电影语法,看他的片其实特别像欣赏一部音乐剧,或者就是一个组曲,内容清晰,情绪明确,观点鲜明,一点含糊其辞都没有。政治问题与艺术创作间的并置,轻松老道。在他的片子里看到他亲手拍出来的战争不多见,坦克、炮声、扫射,埋人,在他的语法中都好似舞台排练。然而话又说回来,如果不熟悉他的语法,别说欣赏和解读,我估计卡在“叙事”这一问题上就直接卡死机了。

精彩剧照:

永远的莫扎特 剧照1永远的莫扎特 剧照2永远的莫扎特 剧照3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0”条评论

影迷点评

猜你喜欢

  • 9.6

    我们的父辈2:一场不同的战争

  • 7.1

    杜鹃花飞

  • 2.9

    生死96小时

  • 6.9

    感谢您的服役

  • 6.9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 4.0

    铁翼重生之绝境勇士

  • 7.9

    证人

  • HD

    寻找CCP

  • 7.3

    好消息

  • 4.1

    安市城

  • 6.2

    凯萨里

  • 7.9

    诺曼底大风暴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