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是1999年的一部战争片。由拉乌·鲁兹执导,克里斯蒂昂·瓦迪姆、艾尔莎·泽贝斯坦、爱迪丝·斯考博等联袂主演。追忆似水年华,又名Le temps retrouvé, d'après l'oeuvre de Marcel Proust、重拾逝去时光。人在死亡之前,这一生会在眼前快转而过;《追忆似水年华》是濒死之际,追忆此生的一切。 随着意识流动,看着照片想起与此人相关的往事,又从往事中的一个细微动作/物品,回忆到与其相关的其它过往,如此再三地自由联想,便复杂交错地勾勒出了主角马塞尔的一生。 要以短短的2个小时又40分钟的影片,呈现《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原著钜作的所有,无疑是缘木求鱼,因此导演聪明地抓住原著中意识流之感,让观众一如进入梦境般,随著马塞尔的思绪跃动,反复穿梭在马塞尔漫漫一生的各个经验翦影中,感受到回忆之玄妙,却也让人容易在其中迷了路。 片中不时出现超现实的场景转换,如马塞尔坐在椅子上,新闻电影银幕之前滑动;马塞尔在街道上走到一半突然滑跤,在身体前扑之际静止,然后背景不断转换,接着他滑到了下一个场景;或者进入一个雕像错落的异空间,观众恍如置身梦境,也充分表达了「追忆」这件事,其实与「做梦」极为相似。而片中不断出现的静止画面、雕像意像,更表达了止凝吉光片影,紧握回忆的企图。 在追忆之时,也不免对「回忆」提出辩证:「如果遗忘所带来的回忆,不再与当下有任何联系,就能让我们瞬时体验新的气象,其实,我们早已体验过这些了……每一次类比的浮想,总将我带离现在……」 片尾也以雕刻师萨维尼的故事表达了「永恒」的意念,只要曾发生过,便是永恒,它不会消失,只是不再回来,因此能鲜活地历历在心。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7.6,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
影迷点评:
巧克力可丽饼 说:开场是垂死的男主角躺在病榻上回忆一生,并不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用意识流的方式(顺序+插叙)表现,各色人物交叉出场,老基友(有同性倾向)、老基友的老婆(男主的初恋)、老基友的情人、初恋的母亲(男主对她有好感)、男同抖M男爵、不知道什么人的葬礼、男主的女同倾向的未婚妻、男主的母亲给他讲故事,还有占了很多篇幅的没完没了的宴会或饭店闲聊······虽然不像《尤利西斯》那么抽象,但还是很零散,没有主线情节,很多片段都很无聊,可有可无,人物对话也无聊,而且因为我记不住人名,所以看得更糊涂。片长又那么长,看得太煎熬了,分三次好不容易忍着看完了。音乐、布景、服装还不错,演员也有几个熟面孔,但电影本身真的很无聊,可能因为原著也很无聊吧。
阿蚊 说:改編自《追憶似水年華》小說中最後一部,時間落於1922年,Marcel Proust在臨終前,翻著昔日嘅照片,回憶自己嘅一生。佢嘅生活就系佢最好嘅作品,現實中的人物與虛構中的人物混雜在一起,虛構逐漸取代了現實。童年嘅快樂時光、社會生活和文學生活中更是直接的通過記憶交替出現,如重新經歷了一次生命嘅潮起潮落後,最後Proust才驚覺已逝歲月裡的點點滴滴未曾消散失色,卻化為永恆。雖然沒睇過原著,不過feel到套戲拍成咁應該都算合格,片時雖長,但169分鐘才能容納Marcel Proust一生嘅精彩。BTW John Malkovich又双叒接埋嚸奇葩角色,搞不懂,但唸唔到佢嘅法文會講得咁好,聽唔出有口音。
翟松_森林木 说:听说是原作是非常意识流的鸿篇大作,那么改编成电影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结果导演果然任性得可以,干脆另辟蹊径,故事根本不重要,上流社会的浮世绘是电影的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全是晦涩的哲学论题,镜头感美得一塌糊涂,演员自己在演什么,我觉得他们自己都不一定知道,总之,很特别很冗长…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