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蓝天使》是1990年的一部动作片。由凯瑟琳·毕格罗执导,迈克·霍奇、玛丽·马拉、理查德·詹金斯等联袂主演。霹雳蓝天使,又名Blue Steel、蓝天使。吉米(杰米·李·柯蒂斯 Jamie Lee Curtis 饰)是一名刚刚从警校毕业的女警官,全身上下充满了正义感的她怀揣这一刻火热的心加入了警局的队伍之中,希望能为维护城市的和平尽到自己的一己之力。在一场抢劫案中,吉米成功的击倒了匪徒,救下了超市里的诸多人质,可是在事后的调查之中,本应该存在于现场的武器不翼而飞,吉米一下子从女英雄的座位上跌落了下来,遭到了停职检查的处分。 不仅如此,城市里接连发生的凶杀案现场,散落着可有吉米名字的子弹,很显然吉米成为了众矢之的。与此同时,吉米邂逅了名为朗西佛(罗恩·西维尔 Ron Silver 饰)的富商,后者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6.0,算是一部中等的电影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影迷点评:
Yue-1895 说:看过一篇文章硬在毕格罗电影中寻觅女性主义,并举例这部片子说是女警察当主角很女性主义,当时咱也不好说啥,毕竟没看过。得,看完我心想,如果毕格罗有什么女性主义的话,那她的女性主义体现在反女性。毕格罗有很强的男性崇拜和枪械迷恋,枪在她的电影中一直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里面有一场抚摸枪支的戏,其实就是在抚摸生殖器。如果说男权社会中女性获得话语权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高度的“女性化妆”,比如范霍文《本能》中的莎朗斯通,虽然这是一种恐女倾向;另一种就是毕格罗这种的,通过高度的“男性化妆”,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厌女倾向,某种程度上也是毕格罗的成功哲学,即在各方面“像个男人”。但我又觉得不能苛责太多,在她呢个时代,想在好莱坞成为一个主流女导演,这应该是她为数不多的选择。但她其实在变相利用自己的女性身份
孤岛影者 说:C。“你这么美,为什么要当警察?”“我喜欢用别人的脑袋撞墙。”→用看似轻描淡写的家暴戏,塑造了人物身份成长动机。手枪的性象征成为全片符号,也是导演毕格罗最具代表的个人风格。开头的下棋对垒、打球斗牛像在暗示二元对立,是正反角二人在心理上的平衡对决,也是女性个体与强权体制的斗争。光看剧情的确有逻辑bug,但厉害之处是开场就摆明凶手(也是始终在暗处的反派最后注定失败的原因),因此近一个半小时都在写心理戏——主角与反派的双主角心理(有些像反用的斯德哥尔摩症)。最显眼的是卡梅隆般蓝色背景衬托下的人物:女主行走旁的蓝光雾气,贯穿始终的蓝色警服,强暴戏周遭的蓝色墙壁,最后决胜戏的蓝色轿车。
么什叫定决能不 说:主角的一系列动机和决定确实缺乏过硬的逻辑,但我以为这部片子更多地要讨论一个新警察是怎样必须自己去结束自己打开的这个loop的(片头片尾场景呼应),尤其是一名面对对于“女警察”嗤之以鼻的男性和环境,以及家暴父亲作为Megan成为去当警察的主要原因,更多想说的是个体要怎样自己去完成只有自己能完成的使命。Bigelow当时片中strong female power的线索虽然隐蔽但也清晰可见。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