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言语与不朽》是1951年的一部剧情片。由伊西多尔·伊苏执导,让-路易斯·巴劳特、科莱特·马尔尚、阿尔芒·萨拉克鲁等联袂主演。诽谤言语与不朽,又名Traité de bave et d'éternité、毒液与永恒。战后最早的组合式影片,可能是来自于法国的文字主义运动。希尔多•依苏的《论诽谤言语与永恒性》(Traite de bave et d'eternite),Treatise on Slime and Eternity,又名《诽谤言语与永恒性》Venom and Eternity (1951),运用随手取得的片段、刮损的影片、黑色银幕、闪烁画面组合而成。依苏在片中精力旺盛的旁白,也刻意地脱离同步。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8.0,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亲们,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推荐大家值得观看。
影迷点评:
独自退场 说:近来我有思考文学的时间,在酒中(很快我就不再需要酒了,你会知道),我要说文学的功用。我们文学艺术当然有其功用,也因而存有其使命(但需要警惕一个存在主义陷阱——特工史密斯说,没有目的,我们就什么也不是,是目的造就了我们)(在这里,他在一个循坏时间里强塞进了一个线性时间,或者说,映射了一个小型的无时间)(可是我们思考——我们书写,不正是时间的明证吗),这种使命显然并非(为什么呢)那种可见的使命,但可以从此入手:文学提供社会效用,安抚人心。这里立即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我们已经不能或者不必再将文学掷回神迷时期了吗?如果我回想,在萨满时刻,那些语词与舞蹈——那些表演(时至今日,文学何时脱离了表演呢?而表演自然是为了犒赏。牢记这句话:“悲观主义者不写作”,但宿命在于,“面向墙壁也还是面向世界”)所起的功
罂粟和记忆 说:聲音和圖像被還原成其基本組成元素,Isou將他所認為的因技術發展過剩而變得超重的電影還原為膠片上的直接創作,一如畢加索的光繪畫;並將聲音還原為聲帶發出的基本噪音。摧毁和解構完成了,那麼Isou所說的新生在哪裡?宣言裡所謂的聲音較圖像的優越性實際並沒有實現,個別重新建立過於直白的聲畫關係的具象劃痕也是敗筆。但或許可以説摧毁之後新辟出的道路既不在聲音也不在圖像而是在兩者的裂隙處,在於觀者對兩種媒介碎片的重組:如果重組Ⅱ的敘事聲音和Ⅰ關於街道和遊蕩的影像,或可通向兩者共同的完成,即呈現街巷是如何重新吞噬一個曾經熟識的形象;而如果重組Ⅰ的宣言聲音和Ⅱ字面意義上從垃圾箱裡撿來的影像,或可以預言般地看到將在情境主義那裡加上更成熟的政治功用後(相較之下最好僅把Isou的字母主義看作藝術宣言)完成的「異軌」
[Deleted] 说:Re-voir疫情期间免费点播系列,从免费至今所播放的一系列影片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先锋电影、强调声画尤其声音的试验,甚至“重复”所带来的冲击(参考Paul Sharits和Maurice Lemaître的短片);鉴于片中反复叨念的“Cinema”的目的,当看到与其完全无关的声画时(背景音),不禁要怀疑这种创作的真诚,把影片不做故事讲述的媒介,而是一种艺术手段之时,产生的感官效果就如看片时对噪点音乐的入迷,已经起到“印象”的效果;另,关于影片的字幕,这正是关于“欣赏电影形式是否需要字幕?”一个新的佐证,恰如马塞尔阿侬电影中“无需字幕的理解/需要字幕的内容”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