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之死》是1999年的一部爱情片。由索菲亚·科波拉执导,汉娜·豪尔、A·J·库克、海登·克里斯滕森等联袂主演。处女之死,又名The Virgin Suicides、锁不住的青春。一把冷冷的男声带来了故事的开始。青春期对里斯本一家的5个豆蔻女儿们来说,是一道迈不过的槛。首先自杀的是最小的女儿赛西利娅(汉娜霍尔 Hanna R. Hall 饰)。她变得脆弱低落,想结束生命,这一切都没有道得明的原因。父母以为,让她去和男孩交往,会改善情况。然而,赛西利娅还是选择了告别人生。
和男孩交往频繁,性情放纵的,是另一个女儿勒克斯(克尔斯滕·邓斯特 Kirsten Dunst 饰)。勒克斯认识花花公子特里普,被和他发生了关系,却最终被特里普抛弃。里斯本父母害怕再次失去女儿,于是失去了理性。他们把四个女儿困在家中,给她们最严密的保护。然而自杀的惨剧就像疫情一样,迅速的扩散。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7.5,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
影迷点评:
阿依达 说:天啊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交流、生命的虚无和荒诞、绝望的黑色森林与毒气(我也终于明白结尾为什么有人戴着防毒面具)、third person limited POV,对自己过去的夸大与滤镜、对别人的揣测与滤镜、又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滤镜的滤镜的影响产生了变质了的语言和行为。中产阶级的矫情和无病呻吟,中产末日,但每个人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中产阶级。深刻的内容是父母的拧巴,一方面假意允许女儿带男朋友回家,另一方面却坐到男孩女孩中间。人生毫无意义,像是一个魔方碎裂了又以无逻辑方式重组,生死都是随机的,哪怕五姐妹连续自杀也只是巧合,人类却习惯于找寻事物间的连接和逻辑,所以才将无逻辑的两点编上了故事,缩小了来说就跟男孩们给姐妹们的自杀填补细节、进行解释一样。符号意义已超过内容本身了。
冬寂網路 说:3.5,Cecilia的死亡如同殉道者,影片没有着眼于她的心理空间,却通过“后Cecilia”的叙事,作为对Cecilia的精神分析,倒叙的空缺被弥补。 关于“牺牲的圣女”,《处女之死》本身有着一个优秀甚至完美的文本:疏离,闭塞以及绝对意义上的冲突,即使可以在拒绝宗教的同时获得一种冷静而审慎的深度以描绘人类的“受难”;但与此相反的是,索菲亚·科波拉的处理却是高度私密化的,其一方面带来了细腻的感情描写(即使是对那些青春期男生的细微情绪的捕捉),但是,另一方面,通过如同MV的节奏以及浅白的叠化,最终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表面化,外部世界的叙事,文本的深度,消解为一个自我沉溺的18岁少女日记,更遑论“超验”。
赱馬觀♣ 说:詹姆斯伍兹的愤世歪嘴不像是信教保守老爹,凯瑟琳特纳中年失控致怪的样貌却更像是恶行后妈,此片选角存在明显问题,导演风格也存在争议,小科波拉的选材视角感觉更像要纪实控诉,可风格上又在违和失度地追求一种玄幻神秘?难怪有评论认为 “……许多层面上都像彼得威尔75经典悬崖野餐的现代版,那片讲述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受压抑女学生消失在澳洲荒野的故事,充分利用到失踪之事的神秘特质。而科波拉此片却太过浮躁和严肃,无法从女孩自杀中持续汲力。”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