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是2007年的一部动画片。由文森特·帕兰德执导,齐雅拉·马斯楚安尼、达尼埃尔·达里约、凯瑟琳·德纳芙等联袂主演。我在伊朗长大,又名Persepolis、茉莉人生。电影改编自伊朗女插画家Marjane Satrapi的同名漫画,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反映了伊朗的社会变迁。
1979年之后,伊朗发起了伊斯兰教革命,社会动荡不安,革命的失败更使伊朗失去民主的希望,日渐保守,人民苦不堪言。九岁的Marjane早熟、敏感,她聪明地瞒过官方爪牙,迷上了西方朋克乐队和流行音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两伊战争爆发之后,伊朗的生活更加艰难,Marjane渐渐长大,越来越大胆的行为让父母担心不已,她14岁那年,被父母送到了奥地利上学。
在奥地利,Marjane身为一个伊朗人,不得不面对别人的歧视和自卑的情绪。当她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赢得大家认可的时候,爱情的伤痛和对家乡的思念,却使她决定回到父母身边。
此时的伊朗,依然经历着战火的洗礼,宗教对妇女生活的限制越发严苛,Marjane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在这个充满专制的国度继续生活下去。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8.7,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亲们,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推荐大家值得观看。
影迷点评:
一文 说:看这部电影时我刚刚结束了在伊朗的一个半月旅程,在游览波斯古迹和清真寺之外也已经亲身经历过伊朗的反政府游行、警察执法、全国断网,与很多鲜活的年轻人和偏保守的中年人交谈过,在我印象里这个原本只在新闻中出现的国家现在变得十分立体。在看本片时Marji和她的家人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真实,这不是西方人眼中的伊朗,他们让我想起了一路上真诚交流过的无数的伊朗人。我不太喜欢说这部电影是“我在中国长大”的调侃,诚然有不少让人联想起我们近代史的场景,但不假思索地简单归类只是一种傲慢,诉诸情绪的愤世嫉俗并不负责任。伊朗有自己独立特殊的发展进程,有动荡地不知往何处去的迷茫,有激烈的阶级冲突和更加暗潮涌动的宗教冲突,有太长的阵痛期,有明显并不安定的现状。把目光放在这样的国家上,实在应该多一分真诚和虚心去了解。
红毛苏门打蜡 说:电影和书都看过。电影很忠实于原著。 特别感动的4小6的生活让人想到自己混世魔王的岁月——尽管阿拉8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小6。N年后第1次带88妈妈到阿拉学校、当年的宿舍,阿拉刚到那天接我的亲戚停车在路旁自己斗胆出去用法语问路的地方。。。和看玛丽姜说到“他们守住承诺没有问我的经历“ 时鼻子酸酸的。94那样的阿。
十个斗的眼窝浅 说:自从我知道地球上有两伊,即明了这一方水土是西方列强觊觎的肥肉,是贫是富,都只和“战争”二字相关,不知道即神秘,就像想要了解为何女性都要围头巾一样,想要了解这片土地更多。看完影片,才知道女主儿时的社会,女性是不用包头巾的。随着女主日益成长,越发体谅这片饱经战火洗礼土地上的人民的苦楚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