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是1976年的一部剧情片。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卡莉·西尔万、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厄兰·约瑟夫森等联袂主演。面对面,又名Ansikte mot ansikte、面面相觑。简妮·伊萨克森和丈夫都是成功的精神病学家。但是,简妮发现自己慢慢陷入了精神崩溃。她被那些来自过去的情感与画面困扰,最终导致她无法继续扮演自己作为妻子,医生,乃至正常人的角色。…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8.2,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亲们,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推荐大家值得观看。
影迷点评:
brennteiskalt 说:70年的伯格曼似乎在经历了大幻灭和痛苦折磨之后,进入了一种恐怖的虚无主义,而这一黑到底的虚无主义不可避免地损害了他的创作力。《面对面》中对于死亡恐惧的描写几乎算得上陈词滥调,幸而在乌曼震撼的诠释下才不至于流于泛泛。作品只停留在心理层面上,也就没能像伯格曼其他探讨心理与梦境的作品那样获得存在主义层面的意义。这一点尤其显现在后半段的疲态上,他努力在通过乌曼绝望地想要挖掘出自己的心理创伤,却错误地把这当成全人类病态和孤独的代表。影片结尾看似温柔地回归了爱的主题,但背后却是伯格曼以嘲讽姿态掩盖着的绝望。女主角凝视着祖父母间的爱,却心知自己的命运是永恒的孤独,死亡的阴影将一直如影随形。
冬寂網路 说:中心缺位的分屏:被分成了左侧和右侧,观看者的视线被挤压,以及发生在画面之外的强暴事件。 伯格曼(尼克维斯特)的摄影机并未定在一个已经完成的构图之中,摄影机随着人物在穿行在两个房间内的人物调度进行微观运动,然后回归原位。 《面对面》的外部世界(电影世界)并不是中立的纯粹空间,来自欲望,家庭创伤的罪疚感构成了影片的威胁性恐怖,以及作为女儿/精神分析师形象的梦境——直接凝视着深红色与纯白色的疯癫与病态。受难者与拯救者。通过招魂,或曰精神分裂,凝视者通过自我凝视意识到自己的被凝视地位。
D野千寻 说:岛展 精神病医生与内心深处的自己面对面的一场交流。外表看上去,她博学美丽,沉稳善良;内在的她,带着小时候家庭给的创伤,恐惧黑暗和衰老死亡,渴望母爱。内在潜意识时不时跳出来影响生活,医生努力和潜意识的缺乏和渴望做着斗争,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正常人。 女儿说她从来没爱过她。是的,她自己不曾感受过母爱是怎样的,又如何懂得给予? 丽芙乌曼在母亲、奶奶和小时候的自己三个角色快速轮饰的那段表演真精彩,那么快速的互换中,严厉的妈妈、凶狠的奶奶、恐惧的女孩,每个角色的特有神情都有体现出来。8.5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