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科幻片 UK,Australia 1984-09-23
主演:简·哈扎洛格娃 里斯·丁斯代尔 Karen Meagher Brian Grellis June Broughton Dean Williamson
导演:米克·杰克逊
《火线》是1984年的一部科幻片。由米克·杰克逊执导,简·哈扎洛格娃、里斯·丁斯代尔、Karen Meagher等联袂主演。火线,又名Threads、导火索。故事背景设定在1980年代的冷战时期。谢菲尔德,作为皇家空军基地的所在地,以及重要的钢铁、能源和化工生产基地,扮演着战略和经济的重要角色。故事的主人公是露丝和吉米,两人正忙于准备他们的婚礼和迎接即将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在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他们像大多数谢菲尔德的居民一样,忙于日常生活,对远在伊朗发生的国际政治动荡关注不多。然而,情势迅速恶化。苏联进军伊朗,计划将其转变为自己的卫星国,这一举动遭到了美国、英国以及北约和联合国其他成员的强烈谴责。尤其在谢菲尔德附近的R.A.F.基地,紧张气氛迅速升级。在一个春天的日子里,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苏联突然用洲际弹道导弹袭击了英国,其中两枚击中了谢菲尔德,摧毁了大部分的建筑和居民。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破坏,更严重的是它引发了一个没有公共秩序的世界。这种无政府状态的后果远比初始的物理破坏更加严重和恐怖。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7.4,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
影迷点评:
安托万-皮埃罗 说:冷战后期反苏魔怔片,总体上还是师承末世论的冷战惊悚片的,只是意识形态入侵的心理恐怖展示并不突出,也没有像《铁男》那样进行极端的艺术加工。更加像是一种真实的核打后击生活状态,按日期递进分章节。小成本生活流,可以肯定的博伊尔的《惊变28天》和《末世纪爆潮》肯定大受影响。米克杰克逊同时是《保镖》《自闭历程》的导演。反复出现的足球比赛战报和时局变化的播报…dv的粗粝质感,形式感和文本结合优秀。俄乌战争和疫情之下期间看别有一番体验。本片编剧巴里·海因斯也是KES的编剧。表现核爆段落像是吕美特64年的那部名作,都是过渡曝光帧插入表现核爆闪和无声蒙太奇表现鼓膜失聪,无法完成的大场面段落大量插入资料片,介绍也是停格字幕卡形式,爆炸后大火一段像是《黑暗之课》,这也显然不是一个《人类之子》的故事
左胸上的吸盘 说:勉强及格。用一对未婚先孕的小情侣不顾家里反对张罗结婚当引子,电视里连篇累牍播送美苏因伊朗而紧张的局势,核战很快爆发,英国被核弹打回中世纪,众生在废土挣扎生存。万万想不到拍《保镖》这种大路货类型片的导演,早期拍过彼得·沃特金式的战争伪纪录片,4:3的粗粝画面,机械客观的画外音解说,按纪录片式事件线性的内容组织,制造硬科幻感充足的核战梦魇世界(也可能只是流于表面,我没相关知识),这片子毫无娱乐性,也没什么情节,腐败死尸之类冲击性画面也没有,虽然有几个大伙抢夺食物和抗议的大场面,但经费的局促显而易见,它最厉害的是视觉营造,众多作为静帧的黑白照片拍的都很好,废墟的布景像刚从黑夜打捞出来,僵硬死鼠为食,孕妇自咬脐带,对绝望和异化的表达在特写镜头里劈头盖脸打向观众
苍穹的幻想 说:一部核大战后幸存人类拍摄的“纪录片”,一部蘑菇云下生灵血泪的苦难史。电影像是经典末日废土背景游戏《辐射》系列的前传:军事冲突、局部战争、核弹开花,人类文明在悄无声息间化作炫目核闪后的放射尘;囤积物资、逃离城市、人间地狱,普罗大众在污染废土上重演文明退却后的中世纪。据说本片是第一部描写“核冬天”的电影,类似纪录片的叙事手法真实而又残忍,和平的短暂、当局的无能,生命的脆弱和人性的复杂表现的淋漓尽致。片尾在一名妇女分娩后痛哭流涕地推开了婴儿时戛然而止,虽然没有镜头的直观展现,但是观众们都知道她看到了什么,那将会是人类满目疮痍的垂死的未来。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