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预算不够所以背景大量转置实景,使用单帧过渡,也不失为一种特色。与一里波奇同作者的漫画改编,少了点套路,多了些日常。儿童作为一种符号,在社会主义叙事中大量被用来比喻纯真、希望,表现出成人希望他们表现的样子。这也是《三颗星》与《天使降临》之流的最大区别:后者之「萌え」,并非来源儿童本真,而是成人附会出儿童的可爱之处;剧情尽管取材日常,但有很大程度的表演倾向(cosplay 比赛、舞台剧样式的 ED 演出),尼特痴女大学生的主人公形象搭建了主体与客体之间隐秘晦亵的桥梁。(莓乱扔可以说是在二者的交汇线上。)很多人讨厌幼虫,但如果能以儿童自身的视角来经历其所作所为,童趣往往会打消很多他们受到的道德批评:这就是《三颗星》的魅力所在——儿童是书写的主体。
猫河
2018-04-04 19: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