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服的是,这是太工业化、精细、标准的电视纪录片制作。但是说实话,从自己留学生的视角来看,Asian American的故事一旦扯到Asian本身,就有点强行Asian化(比如30年代一个Japanese American回到日本,解说词叫“因为there‘s more opportunities in ASIA”?)我太理解Asian American叙事的这种无奈,大家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被他者定义的身份,和群体内部脆弱的团结。但是说实话,这个从外到内的建构,真的令人感到不安。过去一两年一直在关注着AsAm的问题,自己也写作了不少,可是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在表面的乐观与希望过后,是一个蛮大的僵局。而这个僵局,其实也折射着自己在美国的归属感的问题,所谓“中间人”。
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看了好几本有关the identity of Asian Americans 方面的书,刚开始还是有些不能够完全理解这个群体的心理。那时候有一个韩国裔美国小哥,感觉他似乎对我们这个亚洲来的人有种天然的亲切感,课堂上出现的李小龙也令人感到骄傲与自豪。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在疫情的档口里,看了这部纪录片。我终于对亚裔在美国努力生存的历史有了一个更加纵深的理解。 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权利都不是白给的,都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华人在美国买房的权利、小孩上学的权利、参政议政的权利等等,哪怕一点一滴的权利,都是亚裔自己争取得来的。有人总把在美华人与犹太人相比,但要知道,在美华人所遭受的屈辱、隐忍与努力,比犹太人要多得多,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只是因为犹太人是白人。
阿淡阿淡
2020-05-18 13: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