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急先锋

2018-01-02 18:09:19

3.5分。有些偏激。有些激进。能够发现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念念

2016-02-24 21:42:02

教育之痛是社会之耻 关于教育的本义与探索在改革开放后如星星之火 未曾燎原 根源症结却以昭然若揭 这是一场关于社会资源与公义标准的拷问 一个国家的教育与人才选拔系统反射着社会对于财富与知识 权力与真理的衡量 关于人类与未来的远光与良知 我们刚刚上路 我们已经远行 里面出现的教育家都是国家脊梁

Loveredtiger

2018-09-26 14:57:34

別說小學生,就是高中生,又有幾個人知道俄羅斯早就是資本主義國家了。我当时高中就偶然发现这个问题,一问同学大家都觉得应该是社会主义,鬼知道课本怎么想的,最基本现实的反而不讲明白。

欢乐分裂

2015-05-11 23:51:17

题材好,可惜整体架构混乱,缺乏整体系统性,可从不同方面(师生群体的对峙及共融、基础和高等教育沉疴、体制内外等)梳理出几条较明确的线索,而非挑几个搏人眼球的话题,找几位名人喊喊口号,仍停留于作秀宣传,与宏大片名不符;作为其中一员只想说心痛处、黑暗处、憎恶处何止于此。

次非

2021-01-24 03:11:23

ep3农村教育的缺失最感慨。ep2中的华德福学校,有一种理想主义基督教般的气味。ep8中感动的点:马小平老师人文教育的挫折,是面对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和家长将他团团围住质问,你教的东西不是课本上的,提高不了分数,他回到办公室后,泣不成声。

psyluo

2018-08-05 18:25:36

教育的问题肯定不是教育本身。教育是有历史性的,即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教育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本片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大多是国外的教育理念,但是中国的土壤目前并不一定适合这些方式方法。西方的好,中国的坏,这种评价标准确实是10多年前“公知”们的典型言论。中国的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培养的“人才”也是最适应中国社会的(想想班干部制度)。适者生存,让孩子适应社会难道不是目的?政经制度没有发生变化,却希望改变教育,培养一堆适应不良的孩子,宛如陈胜吴广在公元221年揭竿而起,非时也、非势也。也许正如片中人物所说他们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尽管他们开班、办校挣小钱钱),这与我这个实用主义者的教育工作者不同吧。如果你希望孩子不为主流社会所认可,片子给了你路径,去吧!

倒行逆施

2020-11-18 16:54:11

我们已经在相反的路走得太快太远了,想想仅仅8年而已,最后一集的龚敏教育现在看来简直痴人说梦了

knock

2019-08-21 21:29:15

老师课上放的,并且贴心地在PPT最后一页打了小字:如果以后出身社会发现现实的困境无法用课堂知识解决,保持沉默,记得就好。

孔府小鱼

2022-01-23 20:07:59

都是中国教育之痛,但编排略显零散。

猫咪建筑师

2021-06-26 23:19:14

提出了很多问题,给出的答案大部分是“少数派”/无法广泛铺开的方法,最后只能走向精英化。目前看来:01.语文教育教学甚至还不如那时候;02.华德福明显是争议教育方式,甚至经常和邪教/神秘学挂钩,美国那些反疫苗家长很多都喜欢把孩子往华德福系的学校送;03. 恰恰相反“寒门再难出贵子”,衡水那时候就是吸血鬼了,好奇这集里的受访者过得还好么,尤其是小董还有那个撸猫大哥(评论里有其中一位);04. 立人乡村图书馆2014年大部分图书馆都被要求关闭了; 05. 搜“王小妮 不当言论”,还有人因此说她误人子弟,可见有些人根本不配有好老师

小J²

2017-05-25 11:02:00

在特定语境下的某些国家,学校的本质其实还是通过教育工具化,思想工具化达成人民工具化的目的。

不贰

2018-08-12 20:10:56

目前所有教育的问题,都在教育之外。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