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马特的爱与死》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已注销]

2020-12-24 19:50:51

很值得拍的题材,但拍得狠糟糕。如果导演发现收集到的素材不足以撑起“爱与死”的沉重主题,完全可以考虑改片名,而不是塑造一个表演性的邱妙津幽灵形象。第一人称念白,光怪陆离的抽帧影像,根本无助于走进邱妙津的内心,有的只是隔靴搔痒和自作多情。

立川

2021-06-25 22:42:45

希望在他处,人人都应该有爱的自由。自杀有别于死的欲望。看完要去补邱妙津的《鳄鱼笔记》、《蒙马特遗书》,还有赖香吟的《其后》。遗稿可以找朋友托孤,真是人生一件幸事。

Chloe

2021-04-25 23:49:40

是艺术流和意识流的一部传记电影,呈现得又好又不好。音乐、画面、舞蹈、剪辑、旁白……无不透露怪诞氛围,也正如此让人又喜欢又觉得有点怪。整体感觉差强人意,但是让人认识了邱妙津这位年轻作家,想看她的作品! ps,插曲很好听,尤其是那首粤语歌。

Tokarczuk

2021-06-19 00:24:01

虽然把《鳄鱼手记》等作品舞台化的方式很二很蛋疼,但更多的还是感动。死在26岁的邱妙津,活到40多岁的赖香吟,谁的生命更有勇气?邱妙津如此多的郁结在赖香吟这里丝毫都化解不了,果然亲密关系才能治愈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导演如果多挖掘赖香吟这个人物,片子的张力会更强一些,其余杂乱的人物和中二的文字重现真的很没有必要

ivanjob2008

2020-12-11 17:09:08

用文艺小清新的形式拍摄,我个人觉得太可惜了,当然要是一种更沉重更宏大叙事的方式可能导演会搞砸。但是这部片还是很忠诚于主角和LGBTQ这几十年的世界性融合的面相。BTW,这几年越来越觉得我们“这里”越发倒行逆施,别说什么人格尊严婚姻平权女性主义了,看看神州大地(特别是齐鲁大地)对于女性(还不是LGBT范畴呢)的伤害越发厉害了,连ZF的相关政策法规(冷静期系列)闹剧都上演了!

wfygqd

2021-03-01 14:19:36

年轻时曾经读过她的书,感觉她强烈的对死亡和自由的渴望,她又如此极端,我猜测作为她的恋人只会被她的情感所吞噬。我敬佩她的勇气,能真正做到,历经千帆还是少女,没错,她已经是永远的少女,没有等到更好的时代,就结束了自己。殉道只是我们加给她的标签。并非她选择死亡,而是死亡选择了她

- 隔夜汽水⛄️ッ

2019-12-25 20:05:25

总是要有牺牲品才能凸显其意义,老天选择了她。被我永久尘封起来的她,祝她在彼岸永远幸福安康。

thea

2020-12-24 21:51:42

陈耀成又一鬼作。邱的人生被置放于台湾同志运动的框架下。社会运动需要传奇,死是传奇最好的封印。其实,邱的老师,妙不可言的Cixous奶奶,说起她被告知邱自杀了,就一脸不屑说,死或者死的欲望不是应该属于美学吗?再其实,stalker、家暴、双相,这种种的问题,都不是身份的问题。

木果

2020-11-10 05:58:35

导演下了很多功夫,呈现也高于预期

天腐之国

2021-06-26 23:31:00

纪录片没必要这么神神叨叨的

易思棠

2020-12-20 18:47:43

和陈耀成前作《蒙马特女书》很多素材相同。

Sid

2020-11-10 22:30:54

高中的时候把出版的邱妙津的书都看过了,字里行间里只能感受到浓浓的sentimemtal和melancholy,配合那时候对于死亡和自由的向往,她与黄碧云一起被我曾视为最爱的华语文学女作家。如今能看到有人捡起这段记忆,结合性别议题和关于美学一二来重现她的一生,很感动。如片中韩瑞所说,我也不认同她的死是遗憾的,更像是一种艺术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是她需要用生命这段旅程完成的作品。片中的舞蹈和舞台剧元素很喜欢,加之穿插其中的文学片段,造就了这本身就不是纪录片而更像是散文诗式的一部电影。内心的撕扯通过身体(舞蹈)表达,唯一不喜欢的旁白,太过刻意做作,当然也许是因为不同语言习惯造成的。总之很喜欢~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