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郊区的鸟

郊区的鸟》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胤祥

2018-08-20 21:04:45

7分。毕赣的时空观念+阿彼察邦的剧作法+洪常秀的视听/剧作=今年的爆款艺术片。小朋友戏的状态真是好。作者观念强大。成年戏的人物几乎都能一一对应回去(跟这个比戏就太尴尬了,李淳完全没有必要),越琢磨越有味道,这种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有趣时空观和导演严谨的前后呼应手法,实在是不能不让我加半颗星。特效好坑。

表姐电影

2018-07-24 19:04:48

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桃桃林林

2018-07-24 19:13:25

时间与回望,结构比较有趣。

[已注销]

2018-07-24 15:35:14

觉得导演很像法国新浪潮时期的电影人,拍完还能写手册。这种对影像的自觉已经形成一套体系,看完的时候不会觉得“噢他一定很喜欢XX”或者“嗯,致敬XX的吧”,很厉害呀。话说聚焦的手法又不只是洪尚秀在用…(说实在的我不爱这种对关注的主动引导,不过这是个人喜好的问题)表白狐狸!喜欢城市里的七彩(想强行安利导演去西南偏南音乐节!留一颗星给导演就是不让这些无法言说的情绪来一个大爆炸~

刘浪

2021-01-06 23:10:59

原本整场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一半来了一对中年夫妇,虽然迟到了很久,不知道电影的前因后果,令男人满脸疑惑,但女人似乎对电影还挺有研究的,跟男人解释说:是这样的,主要就是细伢子的戏。然后他们就这么投入地看了快十分钟。大概是小孩子们在路上转了太久,还是让男人失去了兴趣,他说要出门上趟厕所。等到他回来,兴奋地朝女人说:在隔壁!小红花在隔壁!那一刻,真为他们高兴。

[已注销]

2018-10-12 04:22:49

2018/10 @Vue Leicester Square, London;虽然我很不喜欢《路边野餐》,但不得不承认毕赣是诗人。《郊区的鸟》这篇“回文诗”一看就是编程的思维逻辑,仇导不是诗人,更像程序员,因此电影弥散的那点诗意非常做作。烂苹果再难看,熏人的气味里仍旧有水果的甜香,可制作得再逼真的塑料苹果,也没有让人咬一口的诱人冲动,何况气味都是artificial的。看到有人说小孩们演得很棒,我倒是觉得假的不行,全“摆拍”范儿。成年人部分就不多说了,整体都是“塑料水果”的感觉。89年真是魔幻的一年,两位同年生的导演,和1米83人间不值得诗人,讨好型人格综合症文艺青年,以及周围认识的若干位同年人,都透着股难掩的自以为深刻无比看透一切的奇特幼稚气质。这一年真神奇。倒是期待观摩这些位未来的发展。能振兴中国电影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2018伦敦电影节】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2018-08-07 03:13:17

虚虚实实,黑洞式的寻找故事,有点卡夫卡遇到洪常秀的意思。儿童比成人演得好,成人都在尬演啊…

Peter Cat

2018-07-24 18:55:18

如果说毕赣拒绝承认自己是一个影迷型导演,仇晟《郊区的鸟》则很清晰呈现了作为一个影迷对既往观看经验反思、借鉴和再编织后,一个叙事织体的成形过程。新一代中国电影在形式上强烈冲动,在这里可能更清楚。

内陆飞鱼

2020-06-13 23:46:39

不好看,有些想法,执行不到位,整体没意思,像学生作品,导演意识没出来,但还挺刻意卖力的;音乐很尬,美术显得业余,摄影画风不统一,该讲究的地方不讲究,不用太讲究的地方倒挺讲究,脱节得厉害,气氛和情调没出来,人物也没进入那个调性里,按理说,找了那么多行业内专业人士来参与,应该要比现在这个执行得好,更好看才是呀。

寒枝雀静

2021-01-07 00:55:42

A / 地景中的诸多物象都被勾勒出运动线条,形成一种平面的几何韵律。某些时刻,这些平面凝结成屏障,被揭示为叙事的切分点,由此构成现实与虚构之间的朦胧界域。孩童在这些界域划定的迷宫中迁徙游荡,相继消失于时空裂缝中。而在成人世界,镜头与声音不断定位、摆置着地景,却又通过这种敏感的空间张弛将目光提炼为一种焦虑。在测定的不可及中,隧洞里的涂鸦才如拉斯科壁画般野蛮而神圣——它并不指向某个与当下必然呼应的过去,它标记着:为何神秘依然存留,为何神秘必须存留。/ 二刷:卷笔刀×手摇声×推镜,足球×鸟鸣×追球人×跟拍,落日背影×水声×漫涨的配乐……并不过多编织线索,而选择区分元素汇聚成“结”的速度。最后固定镜头×目光上扬×塑料帽×质感骤变的水滴声便是这种源自微观粒子却又在瞬间无限膨胀的运动。

谋杀游戏机

2018-07-24 19:53:54

这个有意思了,观感会比较两极分化吧,有的说想起大卫林奇啊洪尚秀啊,有的说全片莫名其妙完全看不懂。两个镜像时空的不对称裂变,很多细节勾连但又无从解释,映后观众提问都是???,导演回答完更???...童年部分感觉更好,李淳还是有点木,台湾腔在一部方言电影里怎么都出戏,台词功也不太行。幕后很强大,金马级,期待能有一篇导演阐述。导演表示两个时空的人物不完全对应,都进行了一场失败的找寻,没能踏过的那条河,成为童年和成人世界的分界;成年部分的诸多频繁推拉摇移,来自童年时代望向测量仪望远镜的感觉

阿暖

2018-07-25 01:22:49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符号很多,但本身好像都是空洞的。来first看了两天电影,这也是我最大的感受;这些青年导演实在有太多的自我、太多的个性想要表达了。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