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记忆

记忆》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奥利

2021-12-25 15:56:22

果然是爱沃霍尔的人,这次的邦哥更慢了,恨不得真的让时间停止。电影的神秘并不来源于明晰的悬疑线,而是生发于那些与我们精神交互的各类声音,它在让我们保持警觉的同时又邀请我们入眠,虽与之前的电影异曲同工,但这次直接展示睡眠看似更松弛,实则是更紧绷的疗愈,越往后也越显得不够轻盈。尽管如此,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电影来放缓脚步。

哼哼.floweray

2022-01-04 20:08:12

他的画面语言下总让我感觉南北纬10°12'35″左右是人与神最接近的地带。 在炙热的阳光与绿植的阴翳下,隔开了东西南北,宗教分离,黑色白色,语言樊篱,宗族隔阂,民族国家,地月银河~ 尘归尘,土归土,一切的一切都是大音希声的巨响和萧瑟

林翰

2021-11-26 08:11:58

年度最佳。脱离泰国故乡,来到哥伦比亚废墟创作的阿彼察邦,非但不会呈现所谓水土不服,反而更准确地指向这片土地与时代的问题。如同过往阿彼察邦将现代与原始的冲突包装在疾病与症候群之中的乌托邦写法,记忆则将前殖民地人民的苦痛包装在废墟与蒂尔达记忆的巨响。长镜头中黑夜的惊醒,调音室模拟巨响声音的探求以及终归于大地的萧索——蒂尔达在寻找巨响的同时,也是在追寻自身的记忆,调音室声音的不断模拟似乎已经说明了记忆的不可靠性。到了后面部分,影像已然是最为纯粹的阿彼察邦语法体验,草木雨水的外界装置与昏昏欲睡的环流气息一同出现,当长镜头框架下,蒂尔达静滞动作凝视草叶山石的时候,我们一同陷入了这个静止的时空之中,突如其来的巨响将会在我们颤动的心脏中回响。而我们的记忆也如同蒂尔达那黑夜的巨响,突如其来而不知所措。

九苍

2021-12-20 13:26:26

2.5。妖气尽失的一部。感觉问题出在演员和语言。一走出母语区,那种藏在演员形体和语态背后的邪灵就消失了。导演不知怎么把握演员面具下面的异动,演员也只能表现具象的内容,二者互相不能进行超越语言的沟通,导致每个场景都被钉死在具体框架里,没有了画外空间。一个水土不服的文化隔阂问题。

LORENZO 洛伦佐

2021-07-16 04:14:57

不好评价,只能说声效玩得很高级,最后的视觉特效也很牛,但其他的就有点不明就里了。

Muto

2022-01-02 21:20:19

供人「用心」感知的《记忆》记录了一套被理性创建和编辑的秩序所引起的一系列感性而神秘的连锁反应。毫无疑问,所有被称之为《记忆》的东西都与过去有关,但,具有变异性、流动性和传染性的《记忆》却不局限于过去——刚刚通过「视听」语言写入我脑海里的《暗处的女儿》就是很好的案例。当然了,较比我的私人记忆来说,阿彼察邦列举的例子更具有说服力——载入人类「共同」记忆库的「新冠」疫情。作者借微生物的感知系统观察和聆听人类:人是什么?按照海德格尔的意思,人是时间性的存在。人的记忆十分有趣:既有催眠性,也有启发性,女主角就是一段能给人类带来启发性的记忆,她以「声音+影像+运动」形态存在,即,她以「电影」形态存在,并与那段低沉的背景音互动共存。化身为人的《记忆》似乎想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尝试将日常化的暴力用诗的言语代替。

Ou

2021-11-23 00:32:04

如同进入《综合症与一百年》结尾之管道,虹吸般的声音不断引我们向空间之纵深,时间之纵深。是打桩,枪击还是破颅之音,所有具身的痛苦被证实为远古洪钟的回响,因而得到净化。抛弃了幽默,也没有了种兰花的闲暇,《记忆》有巨大的迫切。当巨响不再,人们在云下怅然,漠然的雨降下,不再有甜蜜的祝福。

德小科

2021-07-17 01:10:35

百万级音效和一贯的固定机位长镜头编织出一个湿漉漉的迷梦,打通前世/今生-历史/现实-真实/虚幻的联结,阿彼察邦让记忆掷地有声。“听到即看到”,他让静止的影像有了通感的魔力,也再一次的让人能用全新的视角去拥抱这个世界。

:)Silhouette

2021-07-17 03:01:59

细数阿彼察邦:1.戛纳生动诠释“人们一进去就睡觉,结尾就疯狂鼓掌”2.哪部让你最看不懂,但睡得最神性完满,哪部就该是金棕榈 3.天然白噪音、雨林asmr,让前面的大爷睡得口水流满了半个口罩,醒来直喊bravo!4. 外星飞船一起飞,我和朋友大受震撼,互掐大腿疯狂憋笑

亵渎电影

2021-11-25 22:12:18

这是邦哥观《降临》有感?声音像一个麦格芬,用另一种方法参与到了叙事当中,大导演对于声音的见解果然不一样。

alain.proust

2022-01-02 11:50:11

说出“现在,请入睡”的咒语之后,我便真的入睡了,睡去是一次小小的死去(petite mort),苍蝇竟然也将肉体辨作尸身。一声巨大的回响只留下一圈光晕,如同暧昧的记忆消散在叆叇的云雾中,天光黯淡,在雨里、在轰隆隆的鸣响里,仍有细小破碎的记忆。更值得一提的是,蒂尔达·斯文顿的星光并没有“毁掉”电影,她宇宙间独此一份的超然时间的气质,反而让飞船拥有了更大的能量,整个地球都承载着她的乡愁。

晚不安

2022-01-02 22:42:45

《记忆》原来是一场大型声学实验,阿彼察邦试图用声音的材质去解释记忆的材质——一方面,记忆是可以被描述、塑造的,能够在调音台上通过不断调整而还原出来;另一方面,记忆又是不可见的,画面隐退到面孔背后,只有光怪陆离的音响提醒着人们这个国家的历史——它如影随形,却难以捉摸。但他也并没有放弃悬疑叙事的要素:沉闷的巨响,不存在的赫尔南,一切都在引领观众走向最后的顿悟。定机位长镜头固然带有某种作者性,而这一次,也是为了指引观众去听,去和演员达成同在以感受到震颤。最后丛林间飞船升空的几秒钟真是举重若轻,胜过多少科幻片里的奇观轰炸,恍惚想到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那幢直冲云霄的烂尾楼。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