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绝杀慕尼黑

绝杀慕尼黑》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张小北

2019-06-13 22:32:29

奥运史上最有争议的一次胜利,催生了这部来自俄罗斯视角的体育传奇电影。所有励志电影的核心都是一个传奇人物带领一帮不被看好的失败者战胜偏见和自我的冒险旅程,而这部面对争议和偏见的体育电影做到了。最后3秒的高速升格慢镜头,十分精彩。

幸运+++

2019-06-04 08:48:08

街头混混打赢了奥运冠军成为the best哈哈。

Cycble

2019-06-06 20:34:05

妈耶,我一个不玩篮球不看球赛的人,最后三秒钟高潮了,高潮了,高潮了。这也太燃了吧,燃爆了!!!

寄它

2019-06-06 23:43:01

看了一下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的视频,影片做到了高度还原,包括人物形象、每一个对抗、每一次得分、传奇的三秒钟等等。不同的是,影片突出呈现利用规则但不犯规的对抗,增加戏剧效果。后三分之一很精彩,前三分之二很套路。①2019-06-06

谢谢你们的鱼

2019-06-08 21:09:16

真有你的老毛子,把历史上真实的体育比赛拍成了《少林篮球》,两个小时的电影一个人物都没有立住,一个完整的情节都找不到,一切都好像是为了最后的三秒钟而服务而非故事本身和人物本身,本质上依然是一出苏联的主旋律抗美神剧,一腔鸡血打满两个小时,大量MV、广告式画面以及升格镜头看得人腻烦,拍体育片能不能对运动本身有点尊重呀?

两江狐子

2019-06-12 20:12:36

看看人家的主旋律,真为现在的国产心寒。用现代电影语言,兼顾年代细节,叙事详略恰当不乏喜剧元素,从开头到结尾都照顾到了人物个性,对自己对他国文化都有多方面了解,态度很开放。而不只是维护场面和情节带起来的情感,所以它要表达的东西才能燃进人的心里。不像国产旋律片那样,空洞不踏实不真诚、一股红色气流自顾自乱窜。没有因惶恐躲开当年慕尼黑奥运村恐袭,与随之而来的政治暗斗,冷战无处不在,而体育让这帮前苏健儿的信仰更纯粹。看得我真的卑小,人家这团结纯粹富有个性!技术方面比较普通,动作戏甚至有点失望。升格、消音这些花哨的东西用得不错。公映版删了很多,部分戏不接。三星半

計画通り

2019-06-02 09:37:17

技法未达及格线,滥用慢镜头与快速剪切,人物塑造和剧情推进都比较生硬(和删减也有关系)。一个优点是注重刻画对手美国。无法想象当年赛场的观众和选手内心是何等波澜起伏。最后三秒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其本身对比分逆转的重要价值,它代表的胜利是坚守竞赛规则、坚持运动精神的胜利。

沐梵

2019-06-09 23:27:50

战狼级别的运动片,热血又燃情,难怪乎俄想重拍《切尔诺贝利》,美则想重拍《绝杀慕尼黑》。冷战背景下,国际恐怖事件不断,国内物资短缺、监控遍布、信任缺失,令这场骑虎难下的奥运赛事前途未卜。影片处理十分类型化,冷幽默,段落多,群像各具特色,兼顾各种国际背景,可惜删减过多影响连戏。好在情感和视听感都代入性强,即便赛况预知结尾,过程依旧牵动人心。归根结底,逆转、绝杀这些词背后往往倚仗的是球员强大的心脏、队伍钢铁的意志以及团队澎湃的战魂!爱赢才会拼,天生要强才会后天强大。

Final

2018-04-19 05:15:45

美国赛前说:这不只是一场比赛,这是意识形态上的一场战争,展示民主终将胜利。苏联队的球员对苏联并没有民族认同,赛前说:没人相信我们能赢,除了我们的教练。他为我们破釜沉舟,所以我们不能辜负。鼓吹个人主义的队伍急功近利,所谓“铁板一块”的集体却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换美国一定反过来拍)

刘在石的妈妈粉

2019-06-06 20:53:59

牛逼牛逼,最后40分钟,太tm燃了,将一场充满争议与戏剧性的1972年篮球奥运历史,拍成了人类的传奇史诗!!! 从名字简介就能很清晰知道它的结果,但那又怎样?过程依然惊心动魄,令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彻底的酣畅淋漓,没有办法不拍手叫绝。 导演的镜头调度、冲突设计和节奏控制不能更好啊,在绝对保证还原度极高的前提下,通过电影艺术的加工释放张力,我整个人都炸了。 我相信无论是打篮球的,还是不懂篮球的,都没有办法拒绝它传承的精神。 原来,这就是竞技,这就是团队体育,这就是篮球的魅力,这就是我们都拥有的人性在面对逆流一鼓作气的坚韧。 电影甚至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问题,以及人文关怀。別洛夫投进绝杀不久后确实因病去世了……同类作品,私认为《绝杀慕尼黑》比《波西米亚狂想曲》更加出色~

Mido

2018-02-18 00:46:32

难怪美国队一直不领牌,还带这样的,哈哈。现在俄罗斯电影黑一下苏联官僚也成套路了真的有点腻,狗血情节很多但是好在继承了感情很节制的优良传统。知道比赛结局看得还是超紧张,结尾和马大叔一起热泪盈眶了。海报真烂。

桑桑

2019-06-15 00:04:45

相似的体制,近五十年前的冷战大环境,许多细节是如此引人共鸣,譬如在训练手段、物质、医疗等条件上都远不如人的前提下还固步自封的体育局官员,那些自作聪明又耳熟的官方声明背后引人发笑的卑琐心态,意识形态之争为个人带来的诸多限制,出境打球带货回国自带的笑点和球员不能自由结婚体现的体制对个人的禁锢。诸如此类的细节实在太多,不禁让人想到,在这样的的体制内,运动员不过是一枚棋,一切荣誉取决于成败,体制才不在乎他们,正如当年被高高抛起奉上神坛又被狠狠抛下的刘翔。正是如此才被电影中尊重个体,热爱体育和竞技精神的教练真实地触动到……为自己的国而战,为体育为团队获得荣耀,而不是为所谓的party。一定要去影院,一个字,爽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