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哼哼.floweray

2018-03-06 21:22:47

看完此片之后会去读原著,而且片尾也提到关于“恶”汉娜至死还在思考,所以针对“平庸的恶”不过多展开。影片中最震撼的两段,一是对艾希曼的世纪审判才用了历史影像和现实拍摄混搭的方法很出彩,二就是阿伦特抽着烟在课堂上的“舌战群儒”的激昂和华丽但又落寞的背影。我想当这样的老师,娶这样的女人

谢飞导演

2018-12-29 22:57:47

2012年的德国片,女导演曾经是施隆多夫的前妻,和我同年42年出生,拍此片时已经70岁了。片子拍得老辣、简洁。最重要的是此片让我认识了这位写过《极X主义的起源》一书而闻名的德国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知道了她六十年前那场因“为纳粹辩护”引发的轩然大波,和她不放弃、不妥协,坚持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平庸的恶”之哲学论断,值得补看!

Sabrina

2013-12-29 16:15:33

思考者,不预设立场者的独立见解是多难成为大众共识,即便在自己朋友圈,知识分子界也是如此。

冬木

2017-04-29 15:02:24

世界上最极致的邪恶是拒绝思考的中庸者服从命令实施大规模的恶行,导致最终的道德崩溃,在以色列审判纳粹艾希曼后,身为犹太人的阿伦特不忌讳指出这一点,因为这位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存在特殊的感情。

江绪林

2013-10-15 15:47:05

嗯,围绕着艾希曼的审判的哲学观念电影。里面的角色都是知识人,非常的优雅的;个人不是很喜欢扮演阿伦特的女主角,觉得还是缺了点深刻或韵味;年轻时与海德格尔会面的那两个小镜头中的阿伦特倒是很惊艳,就是海德格尔却有点蠢样~

喵咪咪

2013-12-15 21:54:50

“思考”是许多人丧失的能力,“惯性”/“社会绝大多数”/“想当然”让大多数人成了“平庸之人”,造就了“万恶之恶”。

Irreversing

2013-07-10 02:41:11

果然没拍和海德格尔的床戏,差评

Philex

2013-05-01 08:41:26

定位尴尬,介于故事片和纪实片之间;剖析尴尬,介于详尽和深刻之间;人物感情尴尬,介于八卦暗示和事实显明之间。

芦哲峰

2013-10-20 09:12:01

真理无惧千夫所指,平庸即恶万众愚痴。

米粒

2015-01-19 13:38:29

故事简单思路清晰,配合艾希曼审判的历史影像资料,让阿伦特本来或许艰深难懂的哲学思辨变得容易理解得多。甚至我希望她能多说点,或者多跟人吵吵啊什么的... 其实阿伦特的故事给我们看到应该意义更有不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这样谈日本呢

海带岛

2014-02-19 22:54:04

“邪恶不可能即平凡又深刻,它要么是凡庸但普遍的,要么是极端但深刻的。”

vivi

2014-01-10 14:10:55

4.5. 鼓掌,思考,读书,思考。今年要读什么书已经有个大概的想法了。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