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西四小二

2017-07-30 00:08:58

说到底,我更希望纪录片以人类学的方式去呈现,而不是以社会学或文化批判的角度去接入。看得出玛莉在纪录和选材上的节制,摄像机真正地变成了一群人的树洞,想做鲜明的对错价值判断是困难的,也因此才值得观看。将近5个小时,也并不枯燥。

汪金卫

2017-11-24 10:15:09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五小時精神病患題材紀錄片,風格與《京生》相同。精神分裂、躁狂、酗酒、吸毒…導演用克制的風格、抽離彩色的色調,記錄著一個個病患以無比清晰的思路傾吐著一生經歷與觀點。相比肉體的禁錮,囚牢般的病房對病患的心理訓誡更可怕。大剛能出院嗎?精神病與正常的界限在哪?五味雜陳

寒枝雀静

2018-05-26 23:14:52

A / 21世纪狂人日记。相比老生常谈的建构疯癫之问,影片所设更直接更尖锐的问题是: 是囚禁的场域迫人思索还是所谓的「自由」促人沉思?如何用隔绝社会的方式让人重返「社会」?这种常被抽象为隐喻的病症是否有其特殊的时代地域背景?纪录不只记录,坦然存在的镜头与平等(却依然无法)理解的视角更可贵。

metaphor17

2018-05-05 19:37:43

看完第一感受就是早晚有一天自己会被关进去就像姜文说的,如果你非常全面的了解一个人,又有谁会是正常的?

老袁

2017-03-18 22:35:22

五个小时可以说是精神马拉松了,敬佩所有看完全场的人。

海带岛

2018-08-04 22:08:33

能从太多层面获得启发。一个缺乏逻辑的、近乎二十二条军规一般的规训体系,所承担的义务跳过判断“正常/非正常”这一前提步骤,带着荒谬性实施着矫正工作。这里几乎成为一切家庭、社会关系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的收容所,“精神病”的界限彻底失效,真实被悬置。医生和护士不由分说地收容着腐烂又复杂的社会性病灶。创业无门的小职员、父亲被谋杀的单亲少年犯、离婚打击中沉迷酒精的嫖娼者、半辈子与毒品亲密无间的瘾君子、父亲是精神分裂者的遗传子、被酒精浇烂了五脏六腑的无业游民。细想之下触目惊心。我们毫无办法处理他们,于是借助一个吊诡的标准模糊的“心理学工具”把他们从社会抹杀掉。社会系统的运转,最残忍之处并非压榨,而是抹杀。另外,这部电影平静地展现了东北的凋敝和崩溃。

苇杭

2018-01-27 17:22:40

也许所谓的自由,不过是另一种限制的假象,是让所有人认为自己正幸福快乐地拥有着自由。我们都是精神病患者,只不过所处的精神病院不一样。

水木丁

2018-08-05 11:05:38

福柯说,疯癫在各个方面都使人迷恋。那种从最奇特的谵妄状态所产生的东西,就像一个秘密,一个无法接近的真理。

战将波舰金

2017-02-14 14:51:11

影像价值被影片组织能力有所拖累,然而慈悲并未空怀。

江海一蓑翁

2019-01-13 18:37:58

不猎奇,不俯视,不控诉——马莉导演用冷静平和与富于人文关怀的视角,如实展现东北某家精神病院里的日常生态。自始至终,导演始终将这些病人,作为鲜活而不幸的生命个体加以呈现,并细致还原他们不同精神病症背后的社会因素。这样的影像记录,实在让人生敬。影片时间确实长到超过观众的一般限度,导演或许正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病人们在这样的封闭空间里的难以承受之痛,让人感同身受。

西帕克

2018-05-26 21:30:40

看完这部五小时的纪录片,我想每个观众都会有某个将自己带入其中的时刻。到最后,甚至不禁要怀疑,我们和那些病人,到底谁才活得更真实?

茶壶

2017-07-27 02:50:21

还是东北,某个孤绝的精神病院,不尽相同的挫折,不被常人理解的畸零人间。五小时唯一的室外镜头是纷飞大雪中四散而去的麻雀。对于墙内的人,谁的生活更自由呢?精神病院是他们的“第二监狱”,还是“庇护所”?他们是社会的弃儿、是拖累家属的多余的人,还是生不逢时、过于耿直的“外星人”?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