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中

高中》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Shannon

2013-03-16 14:05:57

讲documentary的时候总提到他...其实我都不怎么记得发生了什么故事...只是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原来美国的高中也有中国高中的赶脚...当然是很久以前.

松野空松

2021-11-03 02:00:32

8.3 怀斯曼不仅仅可以获取一些难以置信的素材,还在于他可以让摄像机处于一种不存在的状态,结尾的信杀伤力足够大

弹涂鱼

2020-09-20 22:20:58

挺特别,分不清真与假,知不得时间。

老泰瑞

2022-04-07 16:37:27

没看出怀斯曼批判规训的倾向,倒是对披头士年代美国中学生活的活跃气氛很赞叹,师生间大方地聊理想、聊性、聊教学模式等等,自信独立又守序正义。

Leave no trace

2021-01-14 17:14:39

《在伯克利》好很多,把校园交给学生

麻麻睇

2020-10-07 22:38:52

一个多小时,展现的差距不止一百年。相较国内相同主题的千篇一律,这就是差距。

柳三行

2020-01-13 23:39:25

纪录片中的剪辑和特写,达到了随心所欲,最重要的是感觉不到导演要强加于观众什么,同时做到这两点,非常之难。

seamouse

2015-07-10 18:57:06

怀斯曼其实还算挺高产吧,不相信他会为拍摄先在高中呆个把月甚至半年。那么问题来了,在当时的机器条件下,他怎么能这么恣意如苍蝇般的拍特写?还是因为选定了段落化、随意化的表达,就在每天大量的素材里跳出最特写的一部分?

[已注销]

2021-03-27 15:20:56

战后那代美国人的高中生活,几年过后,他们将成为越战和70年代社运的主力

己注销

2021-04-04 22:51:45

直接电影。可能我有病,我觉得老师和学生都有病。(这种拼凑感造成的,但我觉得是导演目的——尤其体现在片尾老师读了越战士兵的信,老师觉得学校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此处脸部大特写,嘴角上扬,近乎变态】,这很讽刺并且联系了背景)

泡菜

2017-10-13 19:46:04

通过镜头感受到了学校中代表权力一方的压迫

若汐

2013-02-23 06:59:08

大量特写镜头,有节奏感。“I don't try to be anything but subjective”,导演Wiseman不喜欢所谓cinema verite,认为interview is a "performance"。管制与反抗。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