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情的当下

热情的当下》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何倩彤

2018-03-25 15:58:26

比起講政治講革命,更像影評。新一代對68年只能以素材爬梳,賦以想像和詮釋,因為連記憶都稱不上。感慨數碼世代的革命,雖然紀錄更輕省,數量更鉅,但恐怕壽命更短,只是匆匆泡影。

米粒

2018-02-17 13:31:17

对68的思考还是太过文艺和感伤化,没有触及革命的本质。那么多人都用了工厂大门,为什么没有人走进工厂大门的另一边去呢。那可是第一部工人电影啊

frot

2018-05-30 10:37:48

在導演家的文化中心看的,映前外面剛又走過了一大波遊行的學生。歷史影像還是都很好的。

btr

2018-03-26 01:52:16

HKIFF 杂糅私人录像及电影footage的散文电影。素材不算多,图像学分析的段落比较有意思,呼应结尾卢米埃尔的段落。少见地看见了上海展览中心和苏州河在1966年的影像,非常魔幻超现实。

kylegun

2021-02-05 20:31:29

66年贴满革命标语的明孝陵灵谷寺,红卫兵忠字舞与西班牙宗教游行之相似性;长城于西方父权解读中仿若巨蛇,对布尔乔亚的母亲而言更像一条河流;68年学运领袖由中产阶级杂志资助凹造型符号照“无政府主义蔓延欧洲”;知识分子与工人之割裂,口号与马克思主义相比更接近超现实主义;广告人思索出标语“掀起街砖造街垒发现脚下是沙滩”,多年后挑选名为“快乐”的地铁站跳轨自尽;自焚青年万人空巷之葬礼缅怀布拉格之春,从业余家庭录像帘后偷拍苏联占领军,到官方摆拍市民愁容,对比巴西与法国政治运动中青年的死亡,被抽离人格成为革命符号,依旧消散于历史进程……导演其实和自己母亲没啥区别,将时代政治放入资产阶级知识精英语境,最后还聊起了毛崇拜的个体诗意来,略尴尬;但能将珍贵历史素材整理和思考到这一步,也不容易

焚紙樓

2018-09-04 22:32:40

堂廡巧工。剪輯覆蓋錄影,旁白又覆蓋剪輯,形而下的影像處理過程同時諭示著形而上的戲內觀點,成了諭示般的一次性產物。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