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盗走班克斯

盗走班克斯》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29”条评论

影迷点评

陌上花如锦

2021-09-26 10:38:48

那个围着头巾的人类学家的话一下子串起了整个片子的事件,我太喜欢她了

青山眉黛

2021-06-21 15:16:22

观影手记 2241 4.5 查驴子身份证的士兵 我看来是反讽,专家说是对以色列士兵的规劝,巴勒斯坦人说是羞辱,想知道真是文化差异还仅仅因为受访巴勒斯坦人都是卖墙(?画?壁画?)的参与者。用毕加索那种画布油画类比根本就是扯淡,街头涂鸦更像是祭坛画,离开环境就是会丢失很多信息。打着保护旗号还不是为了钱,嘲笑要求保留墙面画作但不愿意出钱买下的那个人最扯淡,你参与不也因为有利可图,贴钱保护你干吗?最吊诡的是,声称保护画作的和声称厌恶画作的都选择了贩售,你咋不蒙个钢化玻璃保护下呢,你咋没把墙面重涂了呢,做妓女还立牌坊,傻逼!画阿巴斯和奥巴马舌吻的那位巴基斯坦艺术家怎么肥四?这不是违背伊斯兰教规了吗?

L‘Heure Bleue

2018-04-27 13:28:36

对于涂鸦艺术的大探讨 人类学家 艺术史学家 各个方面 各个国家的声音 各有各的观点 最后还包括对这个地方的改变 很有意思的一次“对话体验”

超人叔叔

2019-10-11 01:30:45

当巴以边境的隔离墙涂鸦碰上爱举铁的出租车司机 所产生的一连串文化碰撞不只于发泄不满情绪 更呈现出一番别样的艺术保护和传承抗争

伯纳乌花园

2021-03-18 22:57:18

涂鸦艺术还是地缘政治 好像没太讲清楚 一开始以为就是讲这座城 结果说着说着就跑偏了

rina1001

2021-06-03 07:19:13

想到了画廊外的天赋那个纪录片,当时看的真的很惊艳。再而衰三而竭,感觉这本质上还是个班克斯口味的片子吧。就没那么好了。最后还是宣传了一下画廊,和拍卖的意义???是为了筹到足够多的钱把墙推倒???因为墙上的涂鸦很值钱的话,人们就会把墙拆了??认真的吗?这不是钱的事好吗?

削恩·王

2019-10-18 15:49:06

无名艺术家创作无名的街头艺术,商人以保护艺术的借口将涂鸦盗走高价贩卖。街头艺术在脱离原来的地方后是否还具有艺术价值?这个问题本身具有很好的探讨价值,但由于拍摄地在巴勒斯坦,使得影片不由自主加入许多政治的元素,致使本片采访太散,主题太杂,想要的太多,却让不知背景的观众看得太累

阿莱夫橘

2020-11-15 00:18:01

Banksy的创作意图并不是让作品进入博物馆,他反博物馆、反“永恒”,尤其反对过度膨胀的艺术市场——如今却成为投机者哄抢的对象。伯利恒是基督出生的地方,一堵巨大的墙却把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割裂,从上俯视像一道巨大的刀疤,从下仰视看不到另一边的天空。墙除了实用功能,更成为了当地人发表政见的媒介,街头艺术家们在这里传递信息、唤起意识。这个纪录片太好了!多角度搜集了对Banksy的看法,从伯利恒的普通居民、无名街头艺术家、警长、市长,到占绝大话语权的艺术史家、人类学家,和艺术市场的经纪人画廊主,再到其他艺术家,充分体现了同一艺术品对不同人的不同意义,阐释本就应该多样化!关于艺术品context的讨论,一些完全相悖的意见也被客观地剪辑出来。每一节之间切一小段巴基斯坦的歌曲和旁白的吐槽也都好有意思。

躲猫猫社社长

2019-06-09 16:49:13

太散了。但是那些曾经走过的街道真的太熟悉了,一点都没有变。最喜欢的是巴勒斯坦街头艺术家的rap,beatbox和歌。@面包面条面饼怒打断Q&A讲你的问题是什么,结束以后意大利人跑过来讲干得漂亮,值得记一笔。

西楼尘

2019-06-09 22:41:34

比士兵检查驴子证件更荒诞的,是巴以边境建立的西岸墙,墙堵住了路,人们看不到对面的天空。阿拉伯之春的涂鸦,展示在伦敦的商场。博洛尼亚的展览,引发了作者的抗议。切割是在保护艺术,还是抹杀自由。涂鸦应该束之高阁,还是任其斑驳。柏林的墙不是第一座,伯利恒的墙亦不是最后一堵,唯有艺术永恒。

优游卒岁

2020-12-26 14:02:37

哗众取宠之作,毫无价值的东西。太多所谓艺术家在等待着一夜出名,以那种三毛钱的浅薄创意去博人眼球。

wangzhy

2021-03-17 11:27:43

街头气质的采访穿插年轻气息的 Hip-Hop 就是很多表达都是直接说出来 结尾也是如此 当然对于激进街头艺术的观念和现代商业化艺术品市场的对冲理念以及那个所谓创作环境 Context 到底意义何在的辨析还是有些启发的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