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地下丝绒

地下丝绒》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seamouse

2021-10-30 23:49:26

绝不把自己情结代入的严谨膜拜式纪录片。贬一点说,让团队整理大量六七十年代实验电影素材,去剪辑传记;褒一点说,这就是一次将地下丝绒回归波普化的再创作。

庸爻儿

2021-10-20 09:26:48

19.10.2021 | @ AFI Silver | 影院里观众很少,但是全都坐完了All Tomorrow's Parties才离场。电影本身的感觉好像就是在安迪沃霍尔美术馆里看了个装置艺术。被Jonathan Richman圈粉了!

Siului

2022-03-06 22:56:47

水过鸭背,但喜欢它的制作工艺。

浮世鸿云

2021-10-30 14:12:33

除了即兴演唱很酷以外,真没觉得哪首歌好听,旋律感都不强,噪音到是有,嗓音也没大特色。那些出格的行为也没啥了不起,各种分屏画面有点意思,很好奇哪些中国哲学影响了他们的创作灵感。6

极地单子星

2021-10-15 17:02:38

我喜欢胶片的质感、分格构图和那些被你和我翻来覆去听过的歌曲。就将过去的情绪涌动留给所有明天的派对。从高中的摘抄里找到了Luke Wood对地下丝绒的评价,“我最喜欢的乐队是The Velvet Underground。披头士乐队向世界传播旋律,滚石乐队向世界阐释激情,Otis Redding向人们演绎了声音的力量,但是我认为The Velvet Underground是一支真正意义上启迪了人们对公民权利意识认知的摇滚乐队。他们几乎是其他所有充斥着怪诞与愤怒的朋克摇滚、新浪潮、校园摇滚、氛围音乐、独立摇滚等音乐类型的开端。他们是智慧、艺术、情感、愤怒和冒险的完美体现。”

鲍勃粥

2021-10-01 22:54:29

5.2/10 NYFF 结构老套,画面呈现出单调得华丽,以至于后半段甚至可以忽略画面只听讲述。时而将屏幕分割成不同区域以呈现的纪录片方式似乎在诸多流媒体寡头制作中经常出现,HBO,网飞,还有制作该片的苹果,某种意义上算是PPT的变体。档案材料似乎过度向自我叙述和他人评价两种语言载体倾斜,完全没有运用好大银幕,而对于Andy, Lou所处的时代整体背景也语焉不详,匆忙潦草。

Christian

2021-10-16 14:22:35

#Cannes74展映,Velvet的兴盛与解散,还原安迪沃霍尔的风格,分割画面,还有许多Andy和乐队期间记录下来的短片,灯红酒绿、日常排练的琐碎生活。尤其是Nico的加入让整个乐队变得精神焕发了起来,而最后看着成员接连去世的文字,只能叹息。

YiQiao

2021-10-23 19:33:21

海因斯从地下丝绒入手关于美国60年代地下文化的一次影像论文

poiuny

2021-10-01 10:00:48

NYFF 59. 影片里用了六七十年代大量的实验电影片段还有demo版的歌,是特别珍贵的影像资料。地下丝绒是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一支乐队,所以无法客观。想到几个瞬间:一是有一年兵马司办的地下丝绒的致敬演出,那时我跟朋友说50年后坐着轮椅我也还要看演出;二是2013年末某天凌晨2点多,我当时在熬夜写留学申请的文书,打开网页发现Lou Reed去世的消息,特别难过。那应该是我第一次经历喜欢的音乐人离世。第三是2017年在BAM看的John Cale办的纪念地下丝绒唱片出版50周年的演出。John Cale太有才华了。

甦醒 Nostalgia

2021-10-22 13:49:48

托德海因斯用非常规纪录片的方式,以波普拼贴的方式给大家展现出关于地下丝绒的影像,60年代的艺术气息以及曾经的先锋艺术家们。有符合我心中“乡愁”的气质,镌刻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大胃⃣麒⃣

2021-10-15 22:15:33

素材运用得太棒了,海量实验电影片段信手拈来,分屏构图和大头采访都处理得很有美感,todd haynes不愧是你

義人青立

2021-10-09 06:53:09

LFF 2021 個人第一場,毫無預期居然見到了托德海因斯!不得不說很大程度上又是一個ppt電影,但沈浸式ppt還是會讓人淚目。好喜歡John Cale以及他在時候的地下絲絨啊⋯⋯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