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地下丝绒

地下丝绒》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吃查3000

2021-11-24 22:25:04

传说中的美术馆电影,在一段展览的最后循环播放,看累了坐下来,可以复习所有知识点。

wangzhy

2022-01-13 10:18:47

对于 Todd Haynes 来说 剪辑才是这次创作最振奋的事情 手上的素材 在合作伊始的 demo 以及一路历程直至分手后续种种 Max Kansas City 也算是我 RSD 的第一张收尸 不过早已去除了遮蔽 能够本真的感受到底是真艺术还是保质期有限的昙花

画瞳

2022-02-15 16:04:18

也许是我对这个乐队不熟,纪录片看得非常累,堆砌的影像资料也没啥解释,跟填鸭似地塞给观众,有种你爱看不爱的架势,不知道是不是要配合上世纪60年代艺术家那范,但~~作为观众的我白眼翻着翻着快睡着了。

麦田圈212

2022-01-06 17:57:56

相较于大多数中规中矩的音乐纪录片,《地下丝绒》的实验性还是与乐队气质相符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拼贴与分屏手法很波普。作为纽约六十年代先锋艺术的标志,“地下丝绒”瞧不起西海岸的嬉皮运动。“什么爱与和平,都是些什么呀!现实点吧。”(笑)不过,眼睛快活后,也并没有对丝绒有更深刻的了解,还是浮云一片。

渡口无边

2021-10-28 15:07:03

有气息而无气韵,影像的拼贴倒是迷人的。

ballsirius

2021-11-22 12:11:14

Pop风的音画形式,前卫实验感,Hayes确实是质量的保证,骨灰乐迷应该会看得更享受

字母君

2021-11-24 00:32:26

太内容导向,外观像一个兼容并包的60s流行文化论文,讲述却太集中,有点两头不靠。 I'll Be Your Mirror用得好美。

RIC

2022-03-10 21:31:59

粉丝向,新料不多,但还是有两点新东西:在世当事人的现身说法,以及现代主义和R&B融合的具体过程。再次让我想起12年前第一次查VU的滚石主页时,发现influenced by页面空空如也的震撼

Alias

2021-10-29 02:12:10

拍得没啥意义。片里一个interviewee跟Lou说安迪沃霍的迷幻灯光秀在fuck with your music。Haynes的波普分屏秀不也一样吗

有生之年

2021-10-03 12:39:01

纪录片不是你放弃电影语言的理由,用着PPT模板把每个出场人物都讲成毫无记忆点的扁平工具人,地下丝绒的几张专辑到底有什么特色和意义也无任何讨论,看的是导演见面会场,快完时起身发现后排所有观众都走了

apos

2021-11-04 06:45:17

确实是debut即巅峰,当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ndy Warhol在专辑设计和现场多媒体应用上的美学贡献。 整部片子拍得相当意识流,氛围大于内容。Sweet Jane一段的footage被赋予多层意义,pop dissolves high culture已尽数体现。片尾扼要又不失深重,全片唯一一个live最后才较完整稳定地呈现,像梦的余韵。

susiehan

2022-01-02 21:32:15

“我们不是亚文化,或反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就是主流文化。” 乐队在活跃期并不走红。实验性的音乐,出位的歌词,安迪沃霍尔的加持,美艳Nico的加入,在名人出没的场地演出,去巡回,后期还换成员换曲风,却都没能让乐队成为又一支滚石,才华横溢的Lou当时也未及Bob Dylan (David Bowie 认为Dylan为当时的流行音乐带来新意,Lud的音乐才是先锋)。影片行至尾声,有乐队成员以及其他被访者似乎认为乐队之所以无法脱颖而出,可能因为其音乐精神与当时崇尚爱与和平,却虚无避世的嬉皮士文化格格不入有关。 可惜乐队的现场演出并没有留下什么影像资料,导演放了不少安迪沃霍尔拍摄的乐队成员凝视屏幕的影像,他的电影片段, 还有在the factory 里拍摄的场景。开头部分的剪辑也十分有沃霍尔的风格。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