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网瘾

网瘾》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Double

2015-06-04 14:35:29

故事讲得很好。(我的豆瓣第一百部纪录片竟然是这个!)

林文清

2021-01-15 05:45:16

网瘾这个几乎只有中国在用的概念显然是为了掩盖其他社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而被发明出来并无限推广的。不知道那些声泪俱下送孩子去“治疗网瘾”的家长在全世界如此迅速地进入了智能手机/全民上网的时代后,对当时的作为有何/有无新感想。纪录片主要跟踪的几个孩子里最有灵性的是Nicky,其他孩子诸如Hope尽管一副智慧大哥大派头,实际表现更多是为了叛逆而叛逆的少年行为,其策划逃跑后再次跑去网吧的不争气的事实也令他动摇并开始相信网瘾的存在。而Nicky却冷静地说出了“网瘾不是病,它是一种表现”的真相,这足以刺破一切充斥在网瘾治疗机构内外的谎言。Nicky说看到第一百架飞机飞过天空时可以许愿,记者问他会许什么愿,他说要让陶主任变小狗。他的心里一直都像明镜一般清楚。

O型血

2019-10-22 13:05:21

网瘾只是行为依赖,不是精神疾病。不信任就是不尊重和绝望的开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935884

LEのn个晴天

2018-12-13 06:07:10

很多事会无奈地成为死循环,你站在井边低头看着掉进去的青蛙,青蛙束手无策,你也束手无策。于是出现极端,然后出现争议和吵闹。这些孩子和家长都是无知和无助的受害者。课上和UK小姐姐谈论的时候体会到对她们来说这是在发达国家不能理解的,网瘾也好,戒除网瘾中心也好,唉,怎么能说差别不存在。好在这里还是有人性的光辉存在,有一点收获就珍惜一点收获。毕竟除了努力让生活越来越好,还有什么更高尚更值得的目的呢。东亚课作业。

zerosoul

2016-07-17 21:49:27

网瘾的界定标准是每天花费超过8小时在网络上...反观自己....细思极恐

[已注销]

2015-07-06 01:00:37

建议陶叫兽去看看《发条橙》。(感觉中国电影缺失的类型都被纪录片拍得精彩绝伦

斯库弗拉尔

2015-06-02 20:44:20

1. 通过pov镜头来表现不同立场 2. 无处不在的栏杆意象及大量逆光剪影镜头表现出被囚禁、落寞、孤单、个体性被抹杀。3. 通过夏令营切入到更大的问题,没有给出解答,但带观众一一理解了家长、夏令营、孩子的心理,为深入理解这个社会问题创造了可能。4. 真可惜,拍摄者都能看到的孩子内心,家长视而不见

瓜特

2016-11-06 11:26:04

Nicky小朋友简直是哲学家,才几岁就能说出现实太虚伪了这种话。这个网瘾中心比杨永信的有人性一万倍啊,还知道教育家长,孩子们也都培养起了一起扛过枪,一起翻过墙的革命友谊。。。。最后的彩蛋真的是有点厉害。

暗礁

2016-01-16 18:06:57

作为老外的视角 算非常真实

章鱼烧鱼章™

2014-10-21 15:47:59

全片很真实,说是军事化的戒网治疗中心,更像监狱化,十几岁的小孩缺乏家庭关爱,现实中得不到成就感,被送进去洗脑未果,看着真不是滋味。亲人的冷暴力最伤人。

合纥

2014-12-02 23:00:10

问题的根源是在问题之外,问题的解决也有可能在问题之外。这种军事化的管理治疗方法简单、粗暴,让人质疑它的学术基础。“去俄罗斯滑雪”有可能“摔伤”。

匿名

2020-02-20 11:58:37

没看就基本知道啥内容。结合刚看过的《剩女》,得出一个结论,教育有病,只追求成绩;家庭有病,只知道生出来,不知道该拿生出来的孩子怎么办。这里面的家长受过教育的还多些,实际上很大一个比例的家长文化程度还不如片中的家长,很多甚至普通话都不知道怎么讲的。家长只求孩子吃饱养大,可人是有情感的,他们向来不懂教育,不懂沟通,还觉得自己正确得理直气壮,这就是沟通的错位。古有哪吒剔骨还父,今天孩子说“把我的命还给你”,一样的。多少人就是这样长大的。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