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编年·贺家》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2020-04-02 17:14:52

同在长江流域,看到许多熟悉场景。

梦魇马戏团

2020-12-13 22:02:57

贺国平意气风发地承包渡口,两年的风光与毕生的平庸与沉沦。什么都没有改变,20年就像那盘炒菜,和死亡一样过去了。

O型血

2020-09-04 10:59:38

下岗家庭的“平民死诗”,一部20年磨成的纪录片,这里面是整个中国的记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K4y1Y7nK

优游卒岁

2020-07-25 20:45:39

影片长达四小时,非常写实地记录了个小城一个家庭的历史,以及一个人的一生,挺让人伤感的与灰心的。认真想想,其实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铜陵这个渡口的情形,才代表了真实的中国:外面似乎变化迅速,而贺家所在的地方永远就是那样,时间好像在这里停止了,那就是一个内卷化的社会。老贺的人生异常的憋屈,一辈子被束缚于破旧家中,永远就在狭小厨房中做饭,也许这也是他早逝的原因。影片拍得很安静,也很写实,也许太过真实了。前面拍得很细致,但后面看来也有些难以坚持了,拍得有些潦草了。这部纪录片应该借鉴了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系列。

神哥

2020-08-26 18:25:41

20年,…看着老贺,陪着老贺,直到他最后离去…

lonelytogether

2020-07-17 14:04:56

典型的流水账记录,最后再抒发一下感慨,还是改不了纪录片直接怼人大脸的坏毛病

纠结的茶

2020-04-17 03:11:49

跟郭导在一席里以史家角度概括整个渡口甚至铜陵市的变化和对贺个人命运转折的因果概括不同,《贺家》选择以直接电影的形式呈现这种以年为单位的影像记录背后的时间感,完全抛弃了贺国平命运改变的重大转折点的因果解说,我们可能一知半解地看着这个男人做菜,教育孩子,和朋友聊天,以及向镜头袒露情感,但是它的确是‘平民史诗’。

LoudCrazyHeart

2020-07-07 09:40:24

渡口贺家的20年变化,说是变化,也无变化。贺国平在家负责家务与妻子在外开出租的非主流模式,只能从些许言语中感受到他的想法,生活还是能抹平人的。人的天赋与后天的付出共同造就了不同的轨迹。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够达标,转而在口头上却发生了不一样的解答。

蓝翼

2019-03-17 13:58:00

为平凡人做传,电视台的背景还是挺明显的,看得出来导演中间放弃了这个项目几年,一些关键时间点没有留下影像记录

blueshadow

2020-07-03 14:03:52

4小时,20年。 最多的场景,就是表现男人在做饭,炒菜。他真的炒了很多菜。 他能够引用一些诗词,这是引以为豪的事情。 我看到他游泳,毕竟开船的,水性很好。他打牌,打升级,打扑克很认真。 看得出来,他是个挺好的人。后来……他死了。

seamouse

2020-04-03 01:03:15

如果局限在渡口几天的往来,成270分钟,那就是时间的压迫感;而挑取一个家庭的部分生活,也不必太走心地记载上20年,就凝结出时间的晶体。这个作品因此更该和人生七年相提并论,都是某种对抗时间的胜利者,并以此呈现出剧变社会下一个稀有的不变个体标本,而靠近成片当下的那几年,不知是疲了几乎放弃这个野心了呢,还是过于将故乡封存在过去,导演明显不去花精力跟进老贺一家了,于是让人纳闷莫非这家子与智能手机时代绝缘,继而等来一个可以潦草收尾的死亡。

晚不安

2020-04-04 02:13:22

长达二十年的记录——尊重时间,时间亦报之以尊重。很高兴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末尾,我们又拥有了一部和《铁西区》一样厚重的作品。编年体是一种直观的结构方法,简单、直接是为素材本身的力量让道。郭熙志导演说,他看到了生命像草一样生长的感觉,也看到了生命的降落。在这个被城市工业化进程遗忘的角落,穷苦的人们平常、自然、健康地活着。摄影机绝没有站上底层关怀的高地,而是平等地注视着被拍摄人物,以至被他们打动,进而升起敬意和诗情。贾樟柯说,放弃理想比坚持更困难。隐没在家务琐事中的贺国平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与生活无声搏斗的时候,他低下了头,但腰杆仍是挺直的。在炎夏的厨房里烙饼,光落在他的脸上、他的被汗浸润的身上,我被那样全神贯注的神情深深感染了。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