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在伯克利

在伯克利》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hitlike

2015-01-12 17:21:05

这或许是目前唯一一部这么全貌描摹大学的纪录片,如果能有中字的话,太想重看一遍,尽管他时长4小时。

到里斯本看海

2019-06-18 22:50:29

不输给《纽约公共图书馆》,何况大学可比图书馆难拍。怀斯曼擅长的是通过多维视角重现空间。四个小时展示的林林总总,告诉我们在今天想建立单中心的秩序来统领一切已成泡影。面对现实,就要正视不计其数的裂痕。遗憾的是,刚走片尾字幕,前排女A男A就和旁边的女B大吵起来,都指责对方公共场合行为不端。他们白看了,浪费360元。

米粒

2013-09-29 12:55:02

第一次看怀斯曼的“直接电影”,本以为会平淡乏味,没想到很有意思,信息量颇大,需要很多时间来process。。各个角度看这个世界级学府,多是课程和会议,不知道打算留美的家长和小孩看看会不会帮助比较大。看片的时候,电影里出现的伯克利几位校领导就坐在我周围,真是感觉很奇怪哈哈哈。

九只苍蝇撞墙

2014-04-05 23:29:00

北美大学的基本氛围全在这个片子里了

亵渎电影

2014-11-05 11:07:24

如果你以前没有看过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的纪录片,这片子一开始会让人不得要领,镜头在各个领域的授课、辩论和高层会议中穿梭,看似最简单的记录,几乎涵盖着伯克利的方方面面,直到最后的学生游行之后,我们才会明白之前导演为什么会花那么长的时间去铺垫辩论种族、政治和教育等各种话题。★★★★

451½°F™

2019-06-15 17:53:41

2019SIFF。这一次怀斯曼这个「墙上的苍蝇」流露出对于当代教育体制(官僚)与「教育产物」(学生)「不怀好意」的冷笑——官僚们一面道貌岸然讲述所谓的「立校根本」、「倡导价值」、「教育成果」,一面又在控制学运、经费盘算和海外招生上掩饰不住的市侩、贪婪,在学运之后又是一副事不关己沾沾自喜的丑态;另一方面学生尽管在课堂讨论上对于当下社会问题头头是道,但是一旦转化为学运行动,立马幼稚、狂妄却无知,最终鸟兽散。辅以大学中各种纯技术的学习、讨论,娱乐与运动,一种泡沫与割裂感油然而生。所以说怀斯曼的观点(在本片中)依旧是保守主义的。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