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的生活》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已别去年秋

2019-03-24 06:43:24

初次看到草间弥生的画作,就感觉有点像精神病人的画作。查了一下,还真有精神病史。正常人的世界是有明显的边界的,全都用一根理性的弦,画地为牢,很难跨越过去。所谓天才,就是踩着这个理性的弦跳舞,时而在弦的这边,时而在弦的那边。他们能带我们看到不同于我们的世界的东西。草间的画,我一业余人士都看得出来它富含的生命力,怪不得有人把她叫做当代梵高。只崇拜已逝艺术家,却对尚在人世的艺术家嗤之以鼻,说明并不是真心热爱艺术,只是喜欢神话罢了。但是很多艺术作品,都是需要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出美感,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这也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的悲哀。补:之前只知道草间弥生的画作,看完这部片子,发现草间弥生的雕塑才是我最喜欢的,完全不像这个世界的东西。

heigoucheng

2019-06-08 22:04:36

片中75美元买入,75万美元卖出草间作品的那位大姐,你是上影节黄牛的终极偶像。

超人叔叔

2019-03-24 18:40:54

黑暗之光可谓无极 当代艺术的先锋就是那些敢站在别人面前眺望未来的人 无论有没有观众;碰巧体验过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里面的那个无限镜屋

阿朽

2019-06-09 00:53:55

@psa 白玉兰导赏纪录片单元,没想到草间弥生的过去这么多事,她也确实是很有魅力,也许只是偏重经历,她如何成名、艺术作品亮眼在哪里基本没提,排队深有感触,我去了两次都被人群吓到,圆点有这么好玩吗?

想吃比昂比昂面

2019-05-27 12:03:55

原本对草间弥生的生平略知一二,感觉她真的很不容易,也对她挺有好感。结果看前半段的时候好感度一直往下走,感受到的是一个极度egocentric,极度悲观,病态地前卫,愤怒、失意的女艺术家。这里的草间弥生给人留下这种印象,可能是因为纪录片对于人物的context没有进行过多叙述,所以她的行为和观点略显唐突。看的时候就一直纳闷为什么不多一点关于母亲家暴,精神疾病,和Connell跌宕起伏的爱情的刻画。可能是因为艺术家仍然在世吧,不好做太多此类渲染。还好后来纪录片走向逐渐“温情”化,除了感叹草间弥生惊人的创作效率和作品丰富性以外,也欣慰于她最终与故乡和解。她隐退那段时间的作品挺让人意外的,和最具个人风格的其他时期作品非常的不一样。影片最后听着她像小孩一样支支吾吾的采访录音,看着她的步履蹒跚,心里只剩下崇敬了。

Muto

2019-03-24 10:43:35

艺术家有多大的才华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然而燃烧了自己(喂养众多艺术家)的才华却没获得相应地位的《草间弥生》似乎非要为艺术家讨回一个“公道” 的说法。结果天才自然是埋没不了的,但我又觉得凡是被过度低估的艺术家往往会被抬爱到另一个极端。木心,你怎么看?小老头说“凡是看不起我的人我总要多看两眼” 接着写下“你强 强在你不爱我 我弱 弱在我爱你” 最后落笔“滋味最浓的胜 是反败为胜的胜”。哈哈哈,公道自在木心,公道自在“私”心。

拉莫塔

2019-04-30 21:38:04

草间弥生如此高效率的工作竟然是源于恐慌和歇斯底里,一次性烧掉2千幅画,这得聚集了多少力量和勇气啊,她反问为什么我不可以像卖冰淇淋和热狗一样卖我的艺术?预测流行艺术将大行其道,在吸引观众和关注这件事上,草间绝对是天才,那个带着黄底黑点的尖尖帽,圆点,网状,红发,太特别了。另,60年代的纽约简直就是黄金时代,各种大佬各种嗨。。。

Rhodesia

2018-10-14 20:15:04

这个系列拍得真不行,还不如一些电视纪录片…科普算是到位了,不过看完以后仍然不喜欢这个人

ドウモトなぎさ

2019-04-17 01:20:19

科普式纪录片 “如果博物馆里只展示死去的艺术家的作品 那么就等于在世的艺术家已经死了”

Lily

2018-06-17 19:12:01

最后看到她蹒跚的步伐.电影结束的时候迷之泪目

btr

2019-01-29 15:53:24

挺好看的艺术家传记片,尽管对作品本身的探讨有局限(尤其是对她的happening艺术部分多些笔墨就好了)。少女草间弥生蛮好看的,变成老太太后则有种公仔般的可爱。

疾行慢赏

2018-05-13 12:36:49

过度强调女性艺术家,轻化了文化差异部分与性格对艺术带来的影响。很多地方觉得挖掘不深,算是一个简史。还是尽量展现了Kusama家庭,家乡,时代,国家,以及精神问题对她创作的影响及成长。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