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十二辰子

2018-05-14 19:05:05

三星半/《地球之盐》中塞巴斯蒂安说人类太残忍所以他转而拍摄自然风光。《教皇方济各》则接续了普通人不忍做到的事,他可以直面痛苦死亡,话语是他唯一的武器。纪录片中的教皇充满人文关怀,他参与社会时事,感化并抚慰大众,承担着另一种层面上联合国的功能。另一方面却也没有掩饰自己对于宗教无力感的担忧。

Rhodesia

2018-08-26 18:30:55

教宗方济各被塑造成了甘地或者马丁路德金(或者奥巴马?)这样的角色,关于消费主义、环保、同志、难民问题等等,普世价值多于宗教观念,一反天主教一贯面貌,或许当今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必须如此。文德斯的纪录片真是温润如玉。

孔府小鱼

2020-06-16 20:01:38

对于身为无神论者的我缺乏吸引,教宗的亲民还是显得太俯视人间。

希声

2019-10-14 20:39:24

“对话科学,实践神学”(近似“闻思修”),有效遏制反智主义。《创世记》三章九节里的“丧子哀问”在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里回荡,“亚当,你在哪里?” 圣托马斯•莫尔祈求道,“主啊,求你赐我一个好的消化,但是也有东西可以消化。”

于小师

2021-01-21 23:57:49

大排面(看到这三个字饿了),倒不是连续三任美国总统陪衬,主要是文德斯执导,史密斯阿姨献唱。

昊子

2020-10-08 13:27:29

原来“”弗朗西斯”是追随方济各的脚步

电个爆炸头

2020-01-16 22:42:53

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说,拍的很一般,基本就是教皇方济各的演说合集。从宣传片的角度来说倒是不错的,有一定的普世意义;他是教宗,是一个政治家,演说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也有人会这样说,他可能还是某程度上的“骗子”;一任教宗有一任上帝;“话语是他唯一的武器,然而在今天,话语真的还算数吗?”像这样的旁白,听起来很理性,其实仔细想想也可能是个陷阱。毕竟人人都可以掌握他口中的“爱”,至少是有机会掌握,而相较之下,掌握社会的话语权才是更难的。

scholarschwein

2018-10-06 04:08:06

真诚和感人。更加爱戴教宗了。不过看到世界宗教首领大会,代表佛教出席的是日本僧侣,不禁感慨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参与度与影响力。

珍妮的肖像

2019-12-31 12:46:12

修女说他是全世界的牧人,你若信任便得感召。给信众面对面的具体宽慰,乱世里的神使,便是教众最需要的心理大夫。“分歧令我们成长,差异是创造性的,会令人紧张,而解决这种紧张会推动人类的进步。建造一座高墙,并不能解决什么,只有建造桥梁~关闭边界并不能解决问题。”作为现在这个时代的教皇他够open,无论是面对不同信仰,还是对上帝的笃信态度,“你有自由,你也可以自由的选择不信。”

Trillian

2018-11-30 14:14:04

即使教皇无数次强调自己要谦卑,整部电影仍然包裹于奇怪的居高临下感中。拍过《直到世界尽头》的文德斯本应最清楚滥用影像的坏处,可这里的影像(尤其是难民,航拍,流泪的大特写)偏偏目的性极强,被放在单一情景下理解。也因此,那些本来可以被扩展的话题停留在表面,电影成为一幅墙上的装饰画。

小溪笑嘻嘻

2018-08-23 00:15:38

审美和音乐在线(作为人物随行的纪录片,镜头拍得真一流)教皇真·善·美,在美国国会那一幕竟有些顽皮。整部片子是个布道片,导演本人也布得很开心,无神论的我有些隔岸观火。

Muto

2019-01-08 21:04:09

上帝不在梵蒂冈,上帝在银行。尽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反抗经济体显然不如对话经济体,与其去谴责现代性不如去建设现代性。如果说《幸福的拉扎罗》是游走在资本主义体制之外的一个现代圣人传说,那么《教皇方济各》就是立于马克思语境当中真正在构筑人与人之间那座交流桥梁的使者。他的那些社会主义观点显然与现代宗教的布道大相径庭:他不相信说教,他相信自然而美的生活方式能够在扬弃异化的净土里生根发芽。这种人道主义情怀显然与文德斯电影里的人文主义精神一脉相承,因此本片借助电影这一媒介将言出必行的人塑造成“与和平对话的信使”——苦难的聆听者和真理的朗诵者。然而问题在于两个人的远见并不等于所有人的远见,所有人自由的前提必须是每一个人的自由。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