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17”条评论

影迷点评

Methy

2021-04-07 13:17:18

Anabasis/ここにしかない。发现法国电视台在1974年播赤军派恶行时的电视报道直接使用了若松和足立在PFLP里拍摄的片段,也属于一种 mass media 的(无)影像剥削。

吃电影的番茄

2020-05-21 09:31:09

因为正好读到马然老师写的 ”足利正生的风景论和富田克也电影” 的一张。结果就去搜了足利正生的“AKA Serial Killer." 真的是很独特的电影,让我想起香特阿克曼的《家乡的消息》,但是不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还是第三人称得纪录。结果就看到了Eric Baudelaire这哥们的访谈,今天很巧,MUBI Library上线,竟然就有这部电影。。风格上借鉴了足利正生的风格,讲一段尘封已久的电影史。讲述的是足利正生在黎巴嫩准备拍摄毛左巴勒斯坦人阵和重信房子领导的日本赤军纪录片的故事,但穿插着也有重信房子的女儿对母亲和自己身份的回忆。用与一名纪录片导演的互文穿起日本赤军领导人母女的传奇一生,真是很有意思。当然重信房子很像三毛,但是是"文艺女青"的两种极端:三毛拿笔与荷西迷失撒哈拉,重信拿火箭筒与丈夫去以色列炸人,六七十年代的青年真是疯狂。。。

salty

2019-01-13 17:36:05

给女儿起名叫may (命) 我的天 。。 如果在日本一定会拍出很多有趣的作品 但在日本也可能二十年前早就喝死了 哈 哈

阿依达

2019-01-13 15:56:37

集左翼政治与文艺于一身,贝鲁特与现代东京juxtaposition。作为传记,它讲述的人生经历还是相当有意思的。左翼导演去戛纳电影节,绕路巴勒斯坦,却留在中东25年,追随赤军搞世界革命,最终胶片被烧毁,他也锒铛入狱,被遣送回日本,再不得出境。结尾他说,如果没有在中东滞留25年,一定拍出了许多好电影了吧,可是作为一个酒鬼,如果一直留在日本,也可能20年前就喝死了。生活真奇妙啊,那么多堆叠的抉择和经历、改变生命轨迹的一个个转角,回忆起来却轻描淡写,一小时便交代完毕了。

sirius_flower

2021-04-08 08:28:41

超8画面的时代感太强了从而变成了一种类似时光机器的介质将千禧年代的世界伪装成了革命的6-70年代 同时它强烈的同化能力塑造了贝鲁特和东京的连贯质感 而may(命)的英语和足立正生的日语互相渗透到对方城市的影像当中。足力自己的影像和其他电视录像片段作为记忆回返以小框格式嵌入。革命年代的记忆在当代却只能用超8悼念的形式展开是我们所有人的悲哀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