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29”条评论

影迷点评

2019-05-01 07:52:09

She wasn’t free, she was not in any sense live her life in the way that she wanted to live it. So she was in the sense of prisoner of her own mind in this house. I don’t think she knew where the story was going, and at some point it became apparent to her where it was heading, she became determining to let people to know what happened to her.

David Kong

2019-05-26 01:25:01

放她出院的管理者说:她这样足智多谋,一定可以谋生,没有必要呆在医院。而她的女儿则将她的死归咎为体制的失败。两者踢皮球的残忍态度正是我们的日常。We all fail God.

ぺロぺロ

2019-06-03 00:35:10

被简介吸引,以为会有很多哲学性的人生思考,结果越看越失望,和预期的不一样。纪录片这种让周围的人来说三道四的模式,总觉得不好

marvellousの,

2016-12-17 19:37:02

中间睡着了。开头一个美好人生。结尾一个孤独结局。

CHEN

2018-12-01 00:34:48

第二天反思,片子并没有深入到琳达致病病因…似乎把更多问题归于体制…我们知道她生病到死亡的状态,却不知道精神分裂的真相…被采访的姐姐、女儿真的关心琳达吗?琳达一直都有记日记习惯,为什么没有探寻更早之前的记忆从而找到可能的致病原因?福柯说过,我们是可以在回忆中认识自己的…

米奇

2018-11-30 20:37:15

2018.11.30 宇宙中心标放 一缕青烟。

野生鲜啤

2018-12-04 23:17:12

非常【档案】节目的拍摄方式。三星给这本令人心碎的自杀日记。

野猪仙森

2018-11-30 20:50:19

弥留之际,她写下:耶稣带我回家吧。片长剪短些、少些采访内容更好。空镜完全以主人翁视角、完全以日记为主线会更好。

邓安庆

2018-11-30 20:48:56

毕晓普的日记真是美极了。

老君山下

2018-12-02 14:15:40

@idocs,一开始以为与《into the wild》类似,结果发现最后讲的精神病。美国好喜欢这种旁白加采访式的纪录片,对比而言,我还是觉得中国没有旁白和配乐的独立纪录片更高级。

半目

2018-12-04 15:56:56

idocs 一个绝好的故事,一个“自由”的灵魂落到了一个平庸的导演手中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方式帮观众解读着... 摄影是非常不错的,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叙事和情绪体验的实现。最让人动容的是开头以及结尾linda的日记。本来片子结束在那里把思考和解读留给观众就很好了,非要加上一两句旁人的解读,一下子拙劣了... 看完影片会明显感觉到linda的意志和导演的意志并不在一个层面...

字母君

2018-11-30 00:25:09

十年后估计也能用豆瓣广播拍一部这个。 太注重悬念和抒情,导致对体制的攻击完全失效,毕竟这也是奋斗了多少年才争取来的权利啊……就这种程度的呈现最多只能归咎于精神病院的失职吧,少点废话四十分钟可拍完。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