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即不离

不即不离》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余煎饼

2021-02-20 16:50:05

“寻找”的契机非常好,以自己和父亲、父亲和爷爷的关系勾连出整个马来西亚华人的群体家族历史,将个体小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归置和融合进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变迁,视野逐渐开阔,以小见大,非常难得。可惜后半部分失焦,没把从家庭到家族再到家国的线索捋清楚,结构前紧后松,叙说的力量就涣散了。

桌长

2017-02-26 21:12:03

也许是规避马来的敏感话题或者导演本身从家族故事出发 电影本来就选了一个很讨巧绕弯的角度切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片子太短 总会觉得无论是历史线还是家庭线都显得不太够

月光下的背影

2021-06-26 10:21:54

若是没有这部电影都揭不开尘封的历史。

王兆鑫-DOC

2020-05-30 21:21:25

他这个拍摄思路挺棒的,追根溯源 配乐也很棒,就地取材 大时代下的个人家庭 同一片森林

[已注销]

2019-01-11 21:45:31

从不被提及的祖父挖出成为禁忌的历史,如果不是刻意为之,就显得有趣,如果是策划好的,会显得略鸡贼…至少从详略安排上来看,是后者吧…就这点程度还被禁,马来政府也是小心眼…老歌真好听啊。

施卫

2020-11-19 17:18:58

从对自身家族历史的发问,延伸到离散于南洋各处的马共社群。廖克发与自己父亲的关系,爷爷与整个家庭的关系,马共成员与马来亚的关系等等,反抗殖民、历史构建、身份认同等议题都在片中得到体现。廖克发的格局可真大啊。@新亚洲影志台湾纪录片展

麦克白穿

2017-01-17 20:05:19

感同身受,怎樣才是真正的馬來西亞人?也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南风路往事

2020-11-13 10:19:23

年轻时候,觉得纪录片应该是冷静自持才不失洞察力,现在看人生的心酸苦楚风云变幻自然流露也是这场的,所以看哭也算太羞怯的。这片子看完再回溯看黄锦树老师的《雨》,大概感触更深。那些如同鬼魅一般在炙热蕉林里隐隐显现的魂魄所承受的一切,时代哪是一粒沙呢,时代就是一座山,狠狠地压在他们身上,在恐惧、生存、绝望、寻根的抗争中,他们像是浪潮之中的沙砾,为了崇高的理想,抛开了家庭,让下一代都成为“父不详”的孩子,被历史裹挟的一代人,被历史耽误的一代人,也被历史抛弃的一代人,成为课本上被胜利者叙事的”恐怖分子“,等到下一代人怀着对时代空前的理解去原谅他们当年的选择,这个过程令人如此心酸。在风云变换的上世纪,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几个分支,几群”政治动物“,最终都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令人费解也令人落泪。

Valuska

2019-03-04 01:10:27

7/10 这是我想拍的电影的样子

mifepristone

2020-12-02 23:38:32

从追寻从未谋面的祖父讲起,延伸至那一代马共不为大众所知的故事,多次提及的胶林让我想起了之前读的黄锦树的《雨》,这是讲述马来故事绕不开的背景。祖父和父亲身处同一片森林,二者却再无交集,时空的落差产生了永久的距离,而那个已经回大陆大半辈子的婆婆说自己白天在中国,晚上做梦却还在马来,其实于她来说马来才是故乡吧,乡愁真是一种很神奇的情感,年轻时的记忆深深刻进脑海,甚至刻进了灵魂里,片尾的聚会上,曾经的战友一起跳舞,就像几十年前一样,时间流过却好像不曾留下一丝痕迹。看评论发现这部电影在马来仍是禁片,又是一段几近埋没的历史。

XEcstasy

2019-03-28 00:57:21

一段马来西亚国家历史,禁忌的话题,关于我是谁的追问,关注点由家庭转向历史,又回归家庭;由父亲的缺失转向父亲的父亲的缺失,最后缺失的父子关系和解于爷爷的老宅,也是爷爷消失的地方。每一个被战争洗礼的国家都应该需要这样的记录者,顺藤摸瓜地寻觅那些被刻意掩盖的历史真相,寻找我们是谁的真相。

非灰

2017-09-05 19:23:58

很好的纪录片,以家族记忆为点,实则讲的是马来西亚近代的革命情况,现如今马来西亚的政治似乎也不是那么好,马来人对于国家和自身的思考,的确是不既也不离。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