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18”条评论

影迷点评

[已注销]

2021-02-21 10:01:24

very dull and superficial

wliesmei

2021-01-09 13:41:24

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American吧?小沙里宁对于时代精神的敏锐和对于建筑艺术的直觉,可以说完全是那个时代美国的真实写照(Tokyo Ride里面西泽做了个比较,大概是小沙里宁之于当时的美国vs丹下健三之于当时的日本):前者见于通用汽车技术中心,在图书馆翻到这个作品的时候是真的惊艳,那种沉静的气息扑面而来,节点精致,Evans引用的评论德国馆的那句话简直可以直接用来描述这个建筑(“这是真正沉静德国的宁静房子”);后者见于TWA航站楼,片中说小沙里宁当时就在想一个真正的机场应该是什么样的,而不是单纯实用性的思考。从第二点上看小沙里宁可以和赖特挂钩,而从第一点上看,他又是个典型的New American——一个二战后更加混合杂糅的新美国的典型代表。

Turing

2021-05-16 15:20:36

作为一个对建筑设计着迷的经济学学生,诚挚地对每一位伟大的建筑大师致敬!!

_iaalaf_

2019-11-18 08:17:06

Felt really sad when Eric defended for his mother

夢里

2020-12-05 22:20:56

做一件产品证明自己,给自己信心

2020-12-27 14:29:51

Saarinen家族可作北欧设计传入美国的谱系案例。而埃罗成名是1948年设计、65年竣工的圣路易斯市杰弗逊纪念碑,外贴不锈钢的抛物线拱门,高宽各190米,很宏伟,在阳光下闪烁光辉。承接密斯的理性风格,但在时代背景,例如1950年底特律汽车工业发展下,未来主义盛兴,让其建筑從側面反映着时代的技术创新。 他那有机的雕塑式设计语言,迥异赖特的编织式,形成流线形式的体块,最著名如纽约肯尼迪机场的TWA航站楼(现为酒店),先绘制模型,似一只展翅飞鸟的轻盈外型、自然且流畅,让人联想喷气机,亦象征60年代太空幻想和科幻小说潮流。 他的家具设计则在理性的功能主义盛行时期表现出一种非理性的情感色彩。埃罗对后世影响还有一个:竞赛主评委的他力挺约恩·伍重为悉尼歌剧院项目设计的贝壳造型,延续着建筑的有机文脉。

️️子

2020-12-02 13:30:29

看纪录片的时候总想到源泉

夏有泽

2020-12-03 22:48:41

康的建筑关注寂静,关注神秘的光线,关注可能的永恒,他试图用精神的方式去呈现建筑,而不是让建筑停留在单纯的物质的空间层面。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去观瞻康的作品时,会感动落泪,会感受到一股直击心灵的力量,一股非物质的精神冲击。但是,埃罗的建筑是向上的、轻盈的,甚至是清醒的,他给人积极的乐观,简洁却伟大,美丽而开放。埃罗的建筑让人浅笑,那是一种快乐的感动。

星尘沙

2021-03-12 10:30:36

I started to see his influence on me, through Cesar.

翔德美

2021-02-23 16:27:28

通过回溯,达到和解。建筑师通过创造空间,留存个人的闪光时刻,提供回忆的场景。蛮感人的

Verisimilitude

2020-12-07 22:52:27

survive the time

x人

2020-12-04 17:18:20

巨型模型足够让他爬进去看里面的细节。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