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行走的斑马线

2022-04-09 20:49:03

那时候的侯导和宾哥真年轻,那时候的电影人真纯粹,那时候的电影真美好!

棉亚麻树枝

2021-12-28 23:42:33

光线的真实感大于美感,于是有了微光美学。情感应该是被压缩扁平化的,不需要drama。音乐是环境音,压抑的,暗示人物被牢牢锁在困境中。侯导的追求是极致却又自由的。

2022-01-11 17:30:56

珍贵在电影本身。无悲无喜真是太准确了。日常羡慕时代。

川川长流

2022-01-11 12:35:22

屏宾哥的灯光设计真是考究…

RightChi

2021-12-31 09:45:15

没想到侯孝贤连监视器都没看过几眼.........看来他真的很在意整体氛围,尽管有些可能摄像机都拍不到。

暗涌

2022-01-11 16:56:05

虽然侯孝贤几乎没出镜,但是通过李屏宾、黄文英、杜笃之、廖桑他们的摄影美术录音剪辑工作从侧面透露出了导演的意志。

chao

2022-01-25 02:09:42

CC幕后制作花絮,没想到侯孝贤在片场工作的方式竟然是这样,把想要的东西交代给美术声音摄影,自己在旁专心"聆听",静侯抽着烟吃着东西,连监视器也没看几眼,对片场的人出于绝对的信任。上海不让拍就到台湾搭景,桃园机场飞机太多无法收音索性半夜再拍,为了像《巴里林登》里一样的烛光打光李屏宾折腾了一星期愣是从头来过,剧组氛围太好,要是身为电影人能在这样的剧组待一次足以。

王语文

2022-01-11 23:52:26

关注的是美术、摄影和录音的部分,大家都各有想法和思考,在那么狭窄的空间里,去掉所有打光大灯,让故事自然发生,时间自然流淌,剪掉喜与愁,把情绪压得扁扁,回想起来配乐真的相得益彰

遠濤

2021-12-13 16:48:05

制作很老实,采访到的人也十分有限,效果只能说中规中矩,介绍了一些电影制作上如何克服困难的花絮。比如严格写实的十九世纪现成光仅来自明火,会导致电影过暗,所以灯还是要打,但必须是特制灯,不能亮到让观众失去火光照明的幻觉。想到韩邦庆笔下的饭局其实全是烛光晚餐,很妙呀。Deleted scenes给得过少,不满足。想听羽田美智子用日文跟梁朝伟演对手戏的原音哈哈哈。(P.S.友人指出原著中虽无电灯,但已有煤气灯等,亮度高于蜡烛很多,特此补充。)

查查

2022-03-22 12:41:30

那个带着历史缄默一般的BGM,以及房屋暗处角落散发的岁月霉菌味,扎进/渗透了我的大脑,挥之不去。

zhun

2022-01-11 16:41:02

其实侯导想要的是库布里克拍《巴里·林登》用的那颗F0.7的镜头,只借助烛光拍摄。

长江动物园

2021-11-20 23:27:31

金馬影展2021 基本上之前黃文英的一本書附的海上花花絮加上現在找他們四位採訪匯總,像被電影之神眷顧一般的作品,他們的每一位都用盡心力 困難重重。杜哥說聲音真的好苦,在稻田中,下雨就會青蛙呱呱叫,然後空間較大,回音很重,他只好找來很多棉被把鏡頭之外的地方包住。那地方正好在桃園國際機場航線下,白天每五分鐘一個飛機,然後改到晚上拍,結果半夜兩點,桃園火車站是全台貨櫃轉運中心,半夜又改列車聲。羽田美智子的聲音保留了呼吸啜泣,只配了台詞。李屏賓的華麗寫實是燈光,最開始是很亮,侯導覺得不行,但只靠油燈也不行。還有那麼小的空間,最後就是推軌,造就了神一般的開場。廖桑說他剪輯方法就是long fade in和long fade out,所以你會看到很多燈光和窗花。他們都太了解侯導,完美的配合。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