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19”条评论

影迷点评

普路同的小狐狸

2020-03-22 05:34:42

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富特文格勒到底有没有道德责任?尽管我认同他音乐应当无关政治的观点,但如果他的音乐感召力在事实上阻止了他的乐手们采取遵从他们良知的行动,那他就是有责任的。一位指挥家比一位小提琴家更需要立场,因为他既手握统治乐团的权力,当然不可能做完全私人的、与世无争的音乐,这是他的不幸,因为他需要在音乐与良知间选择。当然乐手们也别觉得推锅给富特自己可以免责就是了。以此攻讦和抵制富特我也觉得不必,这不是道德低下而只是软弱罢了。 原音乐厅被毁,连带着各种浮雕装饰都灰飞烟灭。这倒是颇具象征意义:如果门德尔松被从殿堂中驱逐,那么贝多芬也会离席而去。

趴趴熊

2017-03-21 21:51:16

在电视盒子里看到的,乐视播的,译名为《帝国乐团》,讲述柏林爱乐乐团,富特文格勒和纳粹之间的纠葛,里面有不少柏林爱乐的老录影,很多是第一次看见

Knödel

2018-08-21 13:30:52

在DCH上看的。好多珍贵的资料。看到富特文格勒和切利比达彻莫名感动,还有那位死在美军子弹下的临时指挥。很好奇,二战期间柏林爱乐到邻国巡演,看演出的都是什么样的听众?!

DZ

2020-04-21 08:17:46

可悲的历史。从未听过如此愤怒的贝九

bartok-yang

2019-02-10 10:32:25

挺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尽管从纪录片层面来看,表现手法都比较普通中庸

铤戈

2010-12-01 15:38:23

社会主义好啊,尽管是国家的,老福在工厂车间的哪一段印象深刻,工人们都聚精会神,就像苏联电影。

itsceleste

2020-05-19 08:22:13

总结起来大概就又是一个“Yes, but...”的议题。然而即便艺术被证明是无罪的,艺术可能也无法脱离政治。

Lygometry

2011-04-04 23:16:24

当艺术卷入政治,悲剧从此开始了

Lefrançois

2020-02-07 12:17:06

拉来几个退休乐手与二战时资料炖的隔夜饭。即使BPO为乐手自营,非完全国立。在时代大浪潮谁可能幸免?至于老乐手与其子女回忆,虽看似真诚亲切,但多少保证不是选择性记忆。艺术无关政治,但艺术家关乎政治,本来就是艺术无法脱离意识形态独存。当16名团员加入纳粹,5名犹太乐手被驱逐时,并没人挺身抗议,仅自保而已。富特当年并选择第一时间流亡国外,而在第三帝国崩塌前才出逃,说到底内心是机会主义者,知道独自出海钓不见得有好果子,见翻船才逃生而已。反例比如老克莱伯与克伦佩勒,出去很多年才找正儿八经的位置。而出逃犹太乐手Goldberg算是最有名,后来被日军关集中营,但晚年居然娶日本老婆。

落日数羊

2020-12-08 21:05:04

当乐团沦为政治工具。“我们是艺术家不是政治家”

NoirSky

2011-04-21 13:40:24

f8392d5572 f8c7dc5418/音乐相对来说还是纯粹的,富特文格勒有过这么段经历,另外,字幕组,呃。。。

只抓住6个

2018-12-14 17:24:54

特殊并且也有代表性的团体在战争中的遭遇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