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波将金号》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冰红深蓝

2015-08-23 15:33:15

不愧是经典,感染力够强!敖德萨阶梯一段是爱森斯坦“冲撞蒙太奇”理论绝佳的诠释,150多个短镜头起到时间扩展作用,震撼人心,在景别、机位、被摄物上作出对比鲜明的快速切换,睡狮-蹲狮-跃狮的隐喻蒙太奇魅力十足。剧作结构是经典五幕剧,纵深感强烈的构图、配乐、节奏、红旗都是亮点。(9.0/10)

汪金卫

2013-11-20 17:53:12

时隔90年仍然能够看到电影充沛的活力与热烈的情感。让人热血沸腾。亮点颇多:快速剪辑(好像没有一个镜头超过半分钟)、大场面大调度、起义剧情、音乐雄壮有力并和剧情完美结合,更不能忘记经典的蒙太奇手法,还有黑白胶片中那一抹红旗。啧啧。全部实拍的舰船和人群场面气势恢宏。不愧是影史经典。

朱熠

2017-06-21 19:55:40

竟然到今天才看这部影史教科书,真是抱歉,但真的是不好看啊

獨孤島主

2010-04-27 00:23:01

九十年代的D版vcd应该会给此片如下宣传语:战舰哗变掀起革命狂澜,紧凑动人,悲喜交加,绝无冷场,苏维埃金牌导演艾森施泰因《伊凡雷帝》、《十月》。

吞火海峡

2011-03-15 14:46:43

奥德萨阶梯的确是神殿级的杰作,首次实现了杂耍蒙太奇的效果。全片中隐喻和色调的部分挺对胃口,其他方面在理论虽说牛逼,但实在无法代入个人共鸣。【★★★★】

Gawiel

2013-03-13 14:40:53

1 开始在想果然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语言都是一样,后来看到敖德萨市民送粮食给战舰,想到北京市民送饭,突然默然 2 看的德国修复版,重新录制的Meisel原配乐,有意思的是原片计划每20年重新谱曲一次,以辅以时代风格实现宣传目的 3 爱国大妈和牺牲英雄总是一起出现,也许母爱最容易被挪用于诱导其他情感

十月

2013-01-19 07:48:23

船员们因为伙食问题而暴发了革命。舰长坚持让他们吃生殂的肉汤,这份执着让人感动,也引来了杀身之祸:暴力革命。烈士的遗体运到岸上,民情激愤。很多人落泪,大声抗议。引来了沙皇的镇压。导演拍摄手法精湛,情节上显著马教特征。

莱尼圆

2010-01-14 23:37:53

敖德萨阶梯,经典蒙太奇教学片,短暂的动作分解成一些尺数很短的镜头组合起来,反映了沙皇政府对人民残酷镇压的事实,以惊人的准确性表现了痛苦、怜悯、庄严的感情变化。爱森斯坦肆意挥洒天才,三个表现石狮的空镜头连接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蒙太奇舞蹈,沉睡-警醒-昂首,革命力量的雄起。上色的红旗。

Panda的阴影

2012-01-21 11:01:04

影片具有史诗般的规模,主题重大,既有宏伟的群像,又有细节的描写。丰富的蒙太奇手法和准确恰当的节奏使这部史诗片充满激情。敖德萨阶梯大屠杀一段不仅气势磅礴,而且蒙太奇切换充分体现了惊心动魄的场面和感情的起伏。有人说如果这部影片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那么敖德萨阶梯则是经典中的经典。

戛剑生

2010-05-26 22:16:01

快速凌厉杂耍般的蒙太奇剪辑,敖德萨阶梯混乱紧张,群众场面的娴熟调度,长镜头俯拍,为了一勺罗宋汤,英雄的鲜血不会白流,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托尼·王大拿

2016-04-21 07:40:46

牛逼的不只是蒙太奇,还有极具压迫性的运动镜头和构图;另外,觉得政宣片还是用默片拍好,口号式的呼号减到最少,全靠影像去煽动。

陆支羽

2010-03-08 20:44:02

很好很强大的奥德萨阶梯!PS:上色的红旗也很赞。世影史:影片以古典悲剧式的精巧结构和史诗般的格调,以寓意深刻的细节和画面构图,以及节奏鲜明的电影语言,以对称、重复、隐喻和象征等富有诗情画意的蒙太奇技巧,表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重大鲜明的战斗性主题,是世影史最伟大的影片之一。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