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尔之战》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巴伐利亞酒神

2019-10-23 21:48:10

差点被名字骗了,本以为50多年前的“战争片”能拍出什么花头,看了才发现这三个字只能加引号。意大利左翼导演将镜头对准卡斯巴哈,一个阿尔及尔最古老的街区,还原民族解放阵线的阿拉伯人和法国军警之间的战斗。对阿尔及尔人来说,法国殖民者是原罪,他们必须要争取民族独立;对于法国人来说,对面就一群恐怖分子,他们在平民中制造恐怖袭击,必须予以消灭。这仿佛是一场教科书般的游击战和反恐演练,导演在立场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克制,画面写实到连空气都在颤抖和窒息。最终,民族解放阵线被逐一消灭,但1962年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叫阿尔及利亚的国家。当星星和月亮的旗帜飘扬在阿尔及尔的上空,他们的血便没有白流。

西楼尘

2018-04-30 09:59:33

罩袍面纱下是反抗的炸弹,迷彩军装里是镇压的枪炮。卡斯巴的阿拉伯人尚在梦里业已四分五裂,聚居区的欧洲人还在舞蹈突然血光连天。解放阵线神出鬼没穿梭在街巷,殖民军队擒贼擒王轰炸着楼宇,双方都如同正义的化身,没人在意平民的死伤。那些一同躲藏在暗室里的少年,以为为了理想牺牲,却也无人歌颂。

左脸吃饭

2016-07-27 09:31:01

阿里,恐怖分子行径到底有什么用,只是自杀式袭击和隐蔽炸弹的区别吗,理智与狂热的区别吗。人命在系统面前就是一文不值吗。系统就是高效方便,可惜没有人性。

洛梦蝶

2016-08-02 20:20:48

充满纪实质感,但选取的角度实则颇具煽动性,其反殖民立场并不难见,阿尔及利亚最后成功独立让那些殉道者自然而然被冠以英雄的标签,但站在法国的立场上却是十足的叛国者。何况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下,为反叛者的树碑立传,甚至不乏滥杀无辜的情绪和各种操作性极强的细节描写,显然又成了恐怖主义的宣言书

匿名

2018-04-02 20:24:29

三星半,只能在技巧方面完全承认这个片子,以去核心人物的纪录片方式构建阿尔及利亚独立过程,每场戏的完成都很漂亮,尤其几场炸弹戏和三处眼部大特写的对照。但是恐怖主义和独立斗争不是一个概念,我对结尾美化阿里悲壮牺牲的场面无法认同,这和游行场面的渲染是矛盾的,难道射杀法国平民就是应该的?

celestebook

2012-05-31 17:31:31

轰轰烈烈的阿尔及尔国际解放阵线运动虽然终于失败了,但是它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法国王朝,加速瓦解了法帝国主义在阿的殖民统治。 PS:法军战力太弱,活该被刘永福虐。

乌咪

2010-02-09 15:53:36

本片是曾获威尼斯大奖的半纪录影片,完全利用当地民众所拍摄而成,因此,呈现于观众眼前的是一部忠于史实的独立战争影片。经典就是经典,多看几次也无妨。历史也多次证明,人民的反抗终究是无法压制的。

Z星驰007

2019-06-20 21:59:04

半纪实的黑白影像将这个国家的躁动危机.、平民的恐慌、反抗者的坚定和统治者的镇压表现得压迫感十足

且歌且走

2008-05-27 23:57:29

采取了非常朴素的直叙手法拍成的阿尔及利亚独立史,黑白片更增加了纪录的质感,难怪称为半纪录影片。ps:1,独立是个敏感话题,看介绍此片在法国禁映多年。2,非洲女人用舌头颤动发出的桀桀尖叫充满了原始的力量,马上让我想起《遮蔽的天空》里男主角从妓院中逃跑那一段,伴随着就是这种刺耳的尖叫,给我

踢迩达

2020-07-19 21:51:03

充满激情的新现实主义,将革命运动的步骤讲得很清楚,21世纪希望看到宗主国的沦陷。

风间隼

2018-04-25 20:16:26

剧情片的叙事和剪辑,纪录片式的粗糙和质感。全景式地展现了一场民族革命,对立双方人物的群像都有正邪两面,表现出反殖民斗争中的复杂性。法军出动拖拉机镇压市民暴动时,前排老太太激动地掏出手机来屏摄,结果被隔壁电影青年喝止了,真是无趣。

岩井俊七

2014-03-23 17:05:30

几乎等同于纪录片的民族解放运动详实记载,反殖民统治的英勇图景,笔触理智冷静不煽情,大型骚乱场面比炸死“绦虫”头更激越,雾中的自由与尊严的呐喊沸腾;“萨特又写了篇文章!”、“他怎么老是反对我们!”边上的阿姨们为此大笑,阿姨们笑点好棒,阿姨们品味好棒!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