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了萨玛

为了萨玛》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YiQiao

2020-02-13 21:00:52

给萨玛//像写给孩子的记录 慌张恐惧和愉悦欣喜 能记下什么就记下什么 这是日常所见的满目疮痍是日常所闻的骚乱和哭喊//没有人能确定自己能够应付得下这些残酷 那些父母的嚎啕和痛苦直戳戳的 拍下来作为记录者留下这些真实 即使它残忍到几乎没有人性 闭上眼睛仍能看见血色的现实//作为纪录片 也拥有相对完整的叙事结构和自洽的叙事逻辑 表达直接明晰//不完全地对应了《洞穴里的医院》那个关于生育的问题 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依然选择生养下一代 包括了他们得到孩子时的喜悦和他们真正面临生死问题时的后悔 但……也许让他们重新选择 一切也还会是现在的样子

吉法师

2020-05-29 19:03:23

好多人质疑女创作者单边立场,我想说的是,你去试试采访巴沙尔和俄罗斯那边,然后客观中立一下。好笑。

一棵芹菜

2019-12-09 10:40:34

抢救新生儿那一段值得一看,其他的就太一面之词了。且都是战争中的画面,作为一个局外人更想知道的是原因,然而它一点都没表现。

momo

2020-02-05 11:36:33

影片从头至尾展现着极端主观的视角 缺乏像 民主的边缘 那般坚实的论据做支撑 学校教课、拍摄旁白、孩子举标语的英语 十分突兀的航拍 最后企图坐美国的救援车撤离 都着实令人生疑 影片一开始强调自己一方的“和平”“非暴力” 不断谴责俄罗斯、亲俄势力 及政府军的暴力 甚至不惜为极端组织“洗地” 撤离时还不断自我暗示政府有份“黑名单” 自己将无法活着离开 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zykmilan

2020-01-30 23:42:21

真实的战区,习惯了死亡,看得过程不断被震撼到惊呼OMG。作为反抗军中的一员,导向当然是自己是正义的一方,但是在展现战争之残酷的同时,却也刻意忽略掉了是谁和背后的谁发起的战争。当然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价值就是在阿勒颇围城之中的第一手素材,种种惨状彷佛奇观般的展示了战争对于生命的摧残,生猛、恐怖得让人哑口无言。片中有一段从被炸的孕妇怀里剖腹产出的婴儿,已经明显毫无生气,却在医生不放弃的不断救治中突然睁开眼睛张开嘴哭了出来,看到这儿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一直在秉住呼吸、彼时才长舒了一口气。这大概是纪录片的力量。PS:有不少镜头来自航拍,真好奇他们在这种境地下竟然还有无人机。

桔梗

2020-02-29 21:21:42

和叙利亚的哭声一样 说是纪录片角度完全站在是西方视角 两个都是一直控诉阿萨德家族独裁统治之类的 开头都是以大学生暴乱为开端 两个纪录片都回避了是谁煽动了大学生暴乱 学生游行演变成暴乱 巴沙尔固然统治残酷 可是 被煽动暴乱带节奏的人更愚蠢和坏 这些学生都在做梦美英爸爸前来拯救 可惜的是他们不过是想从中获利 到最后通过贩卖消费你们的痛苦和悲伤来换取白左的支持而已 蠢且坏 ps记录者作为母亲为了孩子这点 比叙利亚的哭声多一颗星 本来想打三星或者二星的

Zach

2019-09-03 17:45:10

能在戛纳放,立场很明显了

✘.

2020-01-21 16:07:26

战争之子,过于真实,付代价的是苍生。

選凝

2020-02-10 05:42:16

不喜歡這種以孩子之名的取巧,也不覺得這種新聞碎片拍得多好,但還是很佩服這位嫁了革命黨的姑娘,在屍殍遍野的日常轟炸裡用力去做影像紀錄。立場先行,但也無可厚非。

孟浪

2020-02-08 17:40:25

影像内容很血腥也很惨烈,很多镜头一看就是记者才会有的新闻媒体视角,从500个小时、近12个硬盘中选取出的素材也确实能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现场感。但是,作为一部纪录片或电影,全片都是日记式、自我阐述型的POV记录,是否显得有点立场先行呢?作者看似是在为自己的女儿拍摄影像编年史,然而那些极其主观的政治注脚或许才是此片真正的目的吧?当然不能说她所展现的就不是事实,但用电影毫无节制地宣泄自己对某种意识形态的偏执追求就是正确的吗?更何况在战争之中还不顾自己女儿的安危强行返回炮火连天的阿勒颇,这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吗?勇敢确实是一种美德,但有时候突破伦理的勇敢也是另一种盲从,用自己的亲人做噱头试图缓解沉重和压抑,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本位

2019-12-02 19:19:35

一直觉得航拍是个“道德”问题

寒狐传媒

2020-02-11 08:12:18

苦难的叙利亚,战火中的二胎。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