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流浪艺人

流浪艺人》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冰红深蓝

2015-04-24 16:55:02

安哲罗普洛斯成名作,大概也是最晦涩难懂的作品。片长考验耐性不说,人物庞杂又全是远景中景,加上随意穿越的诗意叙事,看得昏昏欲睡,相当自虐。故事借用古希腊悲剧,讲述希腊现代战乱与独裁血泪史。形式上:长镜头上承杨索和德莱叶,对画外空间的利用启自安东尼奥尼,单镜头内变换时间借鉴沟口健二(8.0/10)

米粒

2016-07-11 13:18:11

时空在长镜头的推移和旋转中无缝拼接,现在看起来还是那么有想象力(多用几次又怎样!)。用戏班子跌宕的命运写希腊的历史,不知道还有谁能拍成这样了。我是太久没看安哲了吗,完全看呆了...

vivi

2012-10-31 00:11:07

转街过巷就如滑过浪潮。他们缓缓走着.历史逐一呈现.怎么也演不完的舞台剧.历史是打断演出的背景.终于有次演完.英军甚至与演员交换帽子交换场地那英人却死在历史枪下.一次演出期间两名演员被枪杀.观众掌声不断.台上一片死寂.有一幕演员成了观众.街道倒成了对战双方的舞台.这片子让我脉搏和心脏都阵痛.

思路乐

2019-09-19 22:42:55

【A-】看完本片后,严重怀疑贾科长的《站台》就是对这部《流浪艺人》的本土化翻拍。动荡的历史浪潮,四处流浪的舞台演员文工团,随着时代浮沉的个人命运,以及一脉相承的“重位移,轻剪辑”的拍摄手法。但最大的不同在于《流浪艺人》是以环境作人物,而《站台》是以人物作环境。换句话说,本片几乎没有任何基于人物的心理认同感(大量省略与留白,几乎没有特写镜头和心理描写),观众始终与人物隔着一道名为“导演”的壁垒。真正重要的是安哲的空间调度意识,在220分钟里的一百多个长镜头中,安哲几乎尝试了所有影像空间的承载与展现手法,由内而外的扩散,由外向内压缩。23年的时光,开头与结尾,已经不再是同一批剧团,但却同样面对着不可捉摸的未来。

汪金卫

2013-07-24 17:10:04

近四小时的片子只有130个镜头,除了一个最短的5秒镜头外都是20秒-9分钟的长镜头!啧啧。人物多时间乱背景杂,第一遍太难看懂!读了网友整理的分镜头脚本才大概明白。很多场景采用在同一空间内时间穿梭的形式来叙事,调度和拍摄很厉害,尤其是广场集会一场720°长镜头戏简直是神来之笔。亚克森伯雷!

有心打扰

2014-05-28 09:17:22

动荡的历史,冷静地叙述;手风琴的悠扬带着思绪四处纷飞,遥望着安哲镜头下的画面;长镜头接踵而来,剧情散而凌乱,每一年的每一天。多个片段是如此的安静如诗,诗意而美。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