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流浪艺人

流浪艺人》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巍巍北洋

2013-01-31 19:40:49

安哲第一部堪称完美的电影,以一个流浪艺团的视角来展现那一段希腊历史的史诗电影。用长镜来表现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过渡,真是美啊,首尾呼应,随处可见的360°摇摄,古希腊悲剧阿伽门农的再一次借用。可以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回头多看几遍

朱林昭

2018-09-09 05:05:12

初看完全搞不清人物和情节 只好对照分镜头表又看了一遍 发现确实是masterpiece 近四个小时呕心沥血的史诗片 内容太丰富了 大景别长镜头 印象最深的场景:46年共产党和保皇党在酒吧斗歌 共产党赢了 保皇党气得掏枪 还有女演员被强奸逼供之后对着镜头作了一大段独白讲述希腊内战

451½°F™

2019-05-13 11:32:05

「流浪艺人」如同天使/死神/游吟诗人般穿越空间与时间,让尽管对希腊历史一无所知的我们也感受到巨大悲鸣与上苍的冷酷,安氏作品越接近神性越无法用文字与语言表述。

coastline

2013-01-23 23:10:01

一纸对政治的控书,一抹对历史的苦笑。大写的人被淹没在以时间为凶器的小写的历史中,轮回之中的人既渴望此刻能无限延宕,又希冀终点总会到来。其实又都清楚,生活的内容本身就是苦难。回叙搭配超长镜头很是费神。

AP

2011-10-31 14:46:54

人物多,画质差。演员的脸蛋都分不清记不住。放弃。

Damn

2014-05-28 02:56:24

动荡的历史,冷静地叙述;手风琴的悠扬带着思绪四处纷飞,遥望着安哲镜头下的画面;长镜头接踵而来,剧情散而凌乱,每一年的每一天。

涅沈

2021-02-17 11:23:08

后半部分无字幕。安哲的片似乎都是宏大叙事,有关希腊民族的解放和政治历史;安哲喜欢大全景缓慢运动长镜头,特别是 360°摇镜,基本不用特写和近景。虽然沉闷,但安哲的调度的确厉害,空间时间的不停转换,有点不那么好理解,但重要的是氛围和情绪。力——必然——自由。弱国就像弱女子一样,只能令外人蹂躏。印象深的是现实政治力量介入艺术的“假戏真做”,观众还以为舞台上发生的只是假死的表演;最后那小哥拉桌布的跟拍也很震撼——无言的力量,行动远胜于言语。

Co

2016-08-27 13:21:28

历史三部曲第二部一个只演一出戏剧的剧团在希腊战争中流浪,1939年到二战结束,再到希腊内战,希共被剿,代表着光明勇气自由等一切美好的弟弟在开始的清晨出现,并在结尾的监狱死去,中间离开剧团入共的演员瘦骨嶙峋,身披长袍,站在窗口,说着“对满身伤痕的自由充满希望吧”,墙上是马克思的头像。

持人的摄影机

2021-03-28 05:01:16

9.5/10。①通过一个流浪剧团的各种巡演反映了希腊上世纪39年独裁统治时期到52年右翼将军上台之间动荡的历史;②电影人物繁多,且更多描述群体生活,从不对他们单独多加刻画。这种群像叙事能增加真实感,原理在《纳什维尔》中说过(尽管两者营造群像叙事的方法不同);③电影几乎全是中全远景长镜头(包括但不限于跟拍、旋转摇镜【如46年那个巡逻舞会】和一些固定),营造一种克制、去戏剧化的基调。④电影大量用各种长镜头转换时空,如:女主深夜独自出来,镜头旋转再回来,女主出现在了另一个地方;一辆宣传车出画,镜头对着空荡的街道一会儿,接着德军轿车入画,时间从52年闪回到了42年。⑤全片用粗糙影像和调色增强真实感。

❤sissy❤

2007-09-14 21:30:07

传说中的88个长镜头,,元气大伤中—_—//

江湖远人库库

2013-02-08 21:39:14

劇團經歷暗中譬喻整個希臘近代史 德意佔領 邁塔薩斯傀儡政權 民解和民盟、共產主義跟右翼內戰 英軍登陸 扶持自由黨人潘德帕里歐 鐵托介入 促成瓦魯薩茲協議 使解放軍解除武裝 斯大林和邱吉爾的協議及暗中出賣 鐵托及希臘共產主義失敗 內戰結束后的親美 然後希臘消失中 古遠美好記憶只令現在心痛難耐

山吹绿

2011-09-12 16:34:49

用埃斯库罗斯的orestes三部曲演绎希腊近代史,只不过三部曲最终是男权的胜利而我感觉影片则一直用electra视角传达出历史中男权斗争的荒诞。“布莱希特,埃斯库罗斯和沟口健二的交叉”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