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色赞美诗

红色赞美诗》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易老邪

2012-08-23 18:42:46

流畅自如的长镜头实在令人心折,不过全片仪式化舞剧式的叙事也实在让人倍感压力。

大书桌

2009-04-04 07:29:19

我知道我们完不成任务,但是我们要坚持,希望之树终会开花.

幻影刺客

2012-09-06 13:05:14

猫有四条腿,还有一条尾巴,嘚嘚嘚嘚嘚嘚嘚嘚嘚……农民如此欢畅还要追求看不见的自由?

Peter Tiger

2021-09-18 23:25:59

3.5,4K修复版,总体来说团体操美学真没意思,倒是长镜头条件所限下后期被迫主观化的声音系统倒是蛮有点诗意。 @BJIFF电影资料馆

奥兰少

2021-09-21 00:55:51

9.20 11th BJIFF No.8@英嘉。4k修复版。比之前在上影节看的几部杨索观感都好。以“赞美诗”为名,不止是对电影里一系列充满诗意的运动长镜头的提炼,也提示了观众,作者将驱逐叙事以最大程度容纳诗性的抒情与象征。当然,人物也不具有个体的心理空间,而是作为阶级符号整体出现。对女性身体的展示,也不具有色情意味,而是一如既往,以此透视权力可以通过公开羞辱和对身体进行微小控制而得以实施。值得注意的是,长镜头里不断绕圈的摄影机,拉伸出一种宏阔的图卷感,似乎也暗示了历史的总逃不过循环。

勤劳de小懒熊

2008-11-14 21:26:04

长镜头,非常闷,越看越没耐性,长镜头限制了构图,限制了空间的表达。

Y2K-nostalgia

2021-07-15 08:16:06

写意长镜头,通过很多象征式的戏剧舞台调度完成表意。敢把实景舞台化,这是怎样的想象力。

57

2014-03-14 21:23:42

现在才看杨索,真是不俗。政治歌舞片、长镜头之神,完全用象征的办法,象征血、死亡、和平、革命,最后象征胜利。简直一个巨大的戏剧现场,但又不等于戏剧。正好呼应了最近在想的有关舞台艺术和电影的关系,作为另一门讲述戏剧的语言,电影必须越过它,然后回到自己,他的长镜头就是一例。

brennteiskalt

2015-08-15 03:15:57

杨索的[红色赞美诗]是一部编舞精细到疯狂地步的歌舞作品。这部形式至上的作品布置了无数象征符号,但你却不愿意去细细琢磨,因为没有哪个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框架下真正起到了作用。杨索本质上是把摄影机降级成了他舞群中的一份子,然后借此剥夺走观众一眼看到全貌的权利。为什么要这样毁掉一部音乐剧?

银河里的风车

2017-04-09 01:10:13

围成一个圈开枪会不会打到自己人?

stknight

2012-04-04 21:06:34

“杨索”三部曲之《红色赞美诗》,全片仅有28个镜头,象征手法运用颇多,形式主义做到极致。看到军队围着农民只开一轮枪就全倒的时候就觉得有点假,再看到最后红衣女子开枪的时候我只想笑。

La Roca

2009-03-04 21:29:57

利用象征性的影像把无产阶级的斗争的过程在一个半小时里全部表达出来,真是不俗的电影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