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索尔之子

索尔之子》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寒枝雀静

2016-05-14 17:57:37

生理心理都陷入极度不适。看的过程中除了和《辛德勒名单》、《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一系列风格的同题材电影形成鲜明对比以外,反而让我想到了《南京南京》还有《陆犯焉识》。全程逼仄的画幅,镜头时而同行、时而跟踪、时而旁观、时而沉思,却始终怵目惊心。非典型群体中的非典型故事,达到另一重境界。

JoshuaLi

2015-10-23 11:48:40

8.1 基本上都是近景手持跟拍,除了索尔以及与他互动的角色,其他一切都处于模糊当中,导演很好地利用了这种方式,通过索尔有限的视角将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展现出来。结尾出现的小男孩为索尔带来了一种奇谜的解脱,然而紧接着便遁入了无限地黑暗与寂静。CIFF2015

Woodring

2016-02-19 11:31:23

一部让人极度不安的片~全程背景虚焦也没有什么直接的暴力血腥镜头,但无处不在的低语喊叫和声响足够让人神经衰弱~据说是处女作,成熟得难以置信,都让人想打满五星鼓励了~

阿茶

2016-11-18 18:04:19

4:3银幕,近景,跟拍,长镜,浅焦;背影,逼仄,局促,窒息。与其说为孩子下葬,不如说一场绝望的自我救赎。历史的浩劫中,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小;他只能眼看着他从毒气室活下来,又挣扎着死去。他无法阻止生命的消亡,只能在寻找拉比的信念里安抚自己的良心。“你为死人不顾活人”“我们都已经死了。”

陆支羽

2015-12-21 17:07:15

5.0。1.匈牙利新导演处女作,拉斯洛·杰莱斯曾师从贝拉·塔尔。2.集中营电影的崭新视角,贴脸长镜头仓惶而冷静,他们焚尸、销物、清血迹、铲骨灰,每一场屠杀看似模糊不清,却又如临其境。3.索尔背尸寻拉比,就像一场不计后果的信仰,酿祸集体不归路;赛人老师说,索尔本身所作所为,便是另一种纳粹。

左胸上的吸盘

2017-05-18 23:03:35

编导的那点小心机,令人作呕。这是一部给奥斯卡的主妇评委们定做的电影。全片镜头基本定在男主身上,别的都虚焦,包括集中营的群演裸体也虚了,那还有什么可看的,当然主妇们可以故作不忍看的表情。男主的行为完全无法解释,一个固执给死人烧黄纸的华北农民的欧洲版本,他可能是恋童癖加恋尸癖。死得好

吃货月

2017-02-15 13:38:32

这种电影让人看了心情都会沉重,但是拍的很好

白日美人_S

2015-11-11 03:50:57

完美的象征义,绝望的大环境下找到的虚假希望和执念。大量特写堆砌但有效,希望第二幕多些情节让观众保持兴趣。男主演原不想接这个片子,以为又是成千上万大屠杀主题的电影中的一个,但看完剧本毫不犹豫接了下来。索尔之子证明了电影发展一百多年后到今天仍然有无数种可能性。

叶洲

2016-02-28 07:30:44

影片独特的始终特写聚焦跟拍主角,而模糊背景的拍法,既非常写实地呈现了人间地狱(真是看过的最恐怖震撼的二战集中营电影,毒气室和万人坑的火光)而又不会让你做噩梦,又让观众体验了主角索尔自己的视角,即只聚焦于索尔关心的事物。假拉比象征上帝已死,窄画幅压抑。

二月鸟语

2015-12-21 02:50:15

9.2,不管是影像风格和表现方法都是我的菜,很喜欢。不变的短焦和模糊的环境代表索尔在法西斯集中营里主观视角下的目光短浅,即只注重自己眼前之事而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剧作的高明在于索尔的执念只能注定他会从一个受害者变成法西斯,最终害死同伴。铁定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了。。

文森特九六

2016-03-05 20:11:24

少见的观众视角、摄影机视角、角色视角三位一体。

狄飞惊

2016-03-03 15:53:03

后脑勺跟拍加近景特写背景虚焦,拉斯洛·杰莱斯的左右脚分明是站在达内兄弟和阿布戴·柯西胥的肩膀之上,在学习中创新,一片成就新一代手持风格。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