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羞耻

羞耻》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康报虹

2018-04-17 23:50:50

伯格曼镜头下的战争宛如圣经《出埃及记》中所写的天谴,场面并不宏大但森罗万象、并不写实但富有诗意——原谅我用如此亵渎生命的词语来描绘战争,因为伯格曼的战争反思并不落脚于战争本身,他关注的是那对避战的夫妇因战而乱。好战是羞耻,反战也是羞耻;泯灭的人性是羞耻,仅存的爱也成了羞耻。

Mr. Infamous

2017-05-23 17:22:34

扭曲而恶毒的战争当然是人类史上的极大羞耻,放于电影中的角色身上,懦弱、虚伪、不忠等等,同样是羞耻的载体,而在战乱之前,人变得冷漠凶残到失去人性,同样是羞耻的一种。1968年这一觉醒时代,伯格曼用一部比战争更狰狞的电影,探索情人间的平等与共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岌岌可危的人性界限。

欢乐分裂

2013-11-29 19:33:40

重看以梦开始,以梦结束,中间静躺的是一个巨大的、他人的梦,我们在其中无论痛苦或欢乐,终究要醒来,醒来依旧在另一个梦里,从这点上来说,伯格曼同样注重时间的绵延;甚少触及战争题材的伯格曼,出手就如此绝望,浓重的黑暗令人无法呼吸。

[已注销]

2018-08-10 21:39:18

甘纳尔与冯叙多分别扮演作为导演或当权者的伯格曼和作为丈夫与儿子的伯格曼,前者高傲,自律,有责任心,但也有敏感之处(腿上的伤),后者懦弱,胆小,狭隘,但对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女性家人)有强烈占有欲,电影拍摄于伯格曼母亲去世后不久,其中甘纳尔在雨芙面前关于自己母亲的独白与《魔灯》中记录作者母亲去世时的内容完全一样,可见伯格曼一直对自己在片场里对母亲冷漠的事情心怀愧疚,在极端环境下(以片场危机为代表的极端环境在电影中以战争,情感纠葛,海上漂泊的形式存在)人们下意识所做出的行为必将成为理性环境下的人们内心的羞耻,出于羞耻,也出于爱,伯格曼试图在两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ps:老塔在《雕刻时光》里谈演员的时候把冯叙多的这个角色看成一个整体,把他内心区分为善恶两个部分,不知道他了解了伯格曼的经历后会不会还这么想

brennteiskalt

2018-04-09 07:37:08

[羞耻]在伯格曼的作品里算是比较跳脱的存在,他完全放弃了模糊性而旗帜鲜明地表达出他对意识形态的厌恶。战争对于人们道德感的摧毁以如此直白的方式被呈现出来,让人觉得简单得几乎有些可疑。伯格曼选择夫妻关系作为切入点,显然是在试图把外界的战争投射到微观心理层面,但二者的连接实在过于浅显。

陆支羽

2011-07-14 01:09:06

1.始于尖锐啸叫声。2.逃避并非自由。3.八音盒与钟响。4.战争场面加重了戏剧性。5.梦到我们的人醒来时,感到羞耻。6.任何事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7.笨蛋与艺术家。8.没有借口,没有托辞,只有强烈的内疚感和巨大的痛苦。9.船行水上收尾。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