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绝响

绝响》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LOOK

2021-01-11 10:20:56

反思历史作,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全片始终突出男主冠仔健壮粗犷迥异于南粤环境的身体,好像是在说面对思想控制的历史洪流,个人意志能操控的也只有身体的野蛮生长

2020-07-02 02:12:13

看的版本删减了几分钟。可惜主要对白不是粤语,而是“粤普”。岭南丝竹真是迷人,剧中几次演奏不禁跟着摇头晃脑,只是最后改编成交响乐精魂尽失。南粤风情好,改开之后的外国流行乐、明星海报、万宝路和可乐仿佛让人重回童年,小男孩小女孩吃面相视一笑更是悠然心会。这是一曲描述底层“南海十三郎”的令人神伤的挽歌。

丁一

2011-03-05 10:43:28

啖一盅两件,食在广州;叹南国红豆,不绝缕响

jiu

2019-12-15 15:47:53

珠影厂的几部电影调子好像都是不太一样的,更人气,会欢快也就会悲伤,即使是在需要昂扬奋进的主基调上,也还有一点地方容纳伤感。就像我感觉中的粤地,也总会有些疏离于主流的。那时候的广州城真好看啊,里面的粤语俚谣也有趣,牛腩粉竟然只要两毛。父亲被指责着「悲悲切切的小市民腔调。思想不能停留在旧社会」改造成新的腔调,最珍视的曲谱转眼变成了垃圾。儿子已经不理解也不屑于父亲的一套。两代人在时代交替中的冲撞。同一代中不同的人的冲撞。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好奇怪,竟然是儿子当着广州的街市卖什么鸡,弹着吉他,客人来了放下吉他拿起刀剁肉。 (旧影补完计划)

爱笑的豆伴儿

2010-04-13 21:24:06

“被遗忘被忽略了的好电影”。

穆肃

2019-03-04 23:12:25

悲剧就是别人在大剧院演出,你在家里刨木头。此时方悔才悟,可惜一切皆晚

电影协会

2022-02-07 01:47:55

质朴的故事,旧事的广州。

WillGoWild

2018-12-01 18:59:09

陈锐miscast,外形不太像岭南人。可惜不知道是因为语言还是太多不便描述之处,总觉得岭南人情不够切。除了《步步高》和《旱天雷》外的广东音乐都连不上名,但很好听。ps.龙导尾取景…

张大爷

2009-11-10 22:53:24

后来发现居然被屏蔽了。原因,也许仅仅是因为原著者,你懂的,哎~~~

君心可晴

2022-01-05 13:32:13

好作品!曾经在电视上看过,偶然想起了爸爸给儿子做“菜腌鸡”于是又找了出来,没想到是“太爷鸡”。……在《芙蓉镇》之前的作品,是克制的,冷静的,也是批判的,批判不是时代,而是人心。同样的事情,出现在文革,出现在香港,出现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在爸爸老友,出现在生母,出现在妹妹。所以这个结局反而更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是中国人永远走不过的坎,总有人用各种方式方法打开你的心扉,拿走他们需要的东西。……有些怀念那个时代,各个电影制片厂,百家齐鸣,精品不断。

pretty-boy_

2020-11-12 01:09:16

双重意义的讽刺,没想到张导对现代性的感知会这么好:作曲老人死之前要把作品带到火里,儿子冠仔宁可在家刨木头卖烧鸡也不去华美的乐厅沾一点利用音乐的光。越是浮华的东西,站在高处,却没有一点根基,而真正的如泣如诉,自有其所以为之的血泪,这些不被人们所尊重的,到了改革开放后哗的一下又涌起来了,凭什么呢?你说好的乐章是属于全人类的,那么人之情感就能这样被遗弃又高高捧起吗?就是有人宁为玉碎,不被时代的滚滚潮流裹挟着瓦全。片中几次出现的空荡的小巷,湿漉漉的青石板,玄妙的音律已成绝响,仿佛世纪末的噫语,昭示着无人经过,且再无人回首。我才知道,原来电影的画面,也是为了文字所不能完全给予的留白,让我们面对这一段空无人迹的路,沉默着。

摇滚派

2017-02-16 06:06:23

喜欢这种现实主义风格(戴锦华推荐)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