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方的声音

远方的声音》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欢乐分裂

2019-06-19 12:25:11

重看3.5;几乎是戴维斯的自传变奏,宗教的影响与父权的阴影均已呈现,碎片化的简略叙事,固定机位的凝视,平移长镜里达成的时空转移,以及日后偏爱的楼梯场景。在这座房子里,年华老去,爱情式微,婚礼和葬礼交替出现,生命长河平静流淌过日日夜夜。

冰红深蓝

2019-06-21 06:17:21

特伦斯·戴维斯处女作&代表作。1.前半部极佳,以婚礼与此前父亲的去世(父权的阴影与消逝)为核心建构了回忆空间,流转跳跃的时空中盈溢着恩典与神意,婚礼、丧礼与圣诞夜的歌曲极富感染力。2.后半部基本转为顺时线性叙事,以片段的方式展现三位子女之后的成家过程,遗憾的是歌曲太多,且并无充分唱歌动机,与前半部相比,割裂与不协调感明显。3.多用横移或横摇镜头,以对房屋局部与家庭物件的深情注视(如楼梯、窗户、壁炉与地上的玩具等)转场过渡。4.除闪回外,多以画外音(声画分离)中过去的对话来重构回忆空间,充分发挥了声音的作用。5.歌曲如何参与叙事和渲染情绪,歌词如何辅助与补充情节,本片是一大范例,只是稍有过头。(8.5/10)

三十

2018-07-20 01:35:32

此泰伦斯(戴维斯)和彼泰伦斯(马利克)都是大胆、独特而精雕细琢的导演,此片也是如此。朦胧的复古画面配合固定镜头特地做旧成“老照片”的样貌,谱写了一首“回忆”之歌。不过从技术来看画质的模糊和色调的黄应该来自35mm摄影机(IMDB)和调色。电影有家庭内外日常的琐碎情感冲突,也有日复一日的酒馆时光,是英国人(利物浦人)的样子,也是回忆里最深刻的内容。说“伤痕”谈不上深刻,说“故事”又冠冕堂皇。一种看似淡如白水的美,却又有“岁月如歌”的煽情修辞。可以说是一种“纪录”,不过谁的艺术作品不是一种记录呢。作为80年代末英国电影,或“Kitchen sink drama”来看确实耳目一新,但内核并未看到任何改变。

coney

2011-07-30 20:44:06

形式大于内容,不过震撼人心的东西还是在。每一帧画面都很美,光影做得特别好。

sirius_flower

2019-11-04 10:54:24

Blimey, this is BEAUtiful! 一言不合就唱歌之充斥着清唱段落的非音乐剧影像记忆书写。前半部分相当有想法 通过对家这个空间不断的镜头探索诱发出记忆中的soundscape 穿插于父亲的葬礼和大家对父亲的回忆 对父亲暴力的处理通过同空间异时间的交错得以被融进更复杂的情感表达当中。说是记忆书写很关键的就在于影片的传记式叙述几乎是没有事件性故事情节的 多半是一些琐碎的记忆片段和情绪化的残篇。色彩处理上也很讲究 总体呈现出一种老照片的发黄的sepia质感,人物基本上以家庭照相的排列方式接近定格地穿插于具体的片段叙述当中,大量的正面背面直角侧面机位完成一系列对人物的profiling。很诗意 但也很私人

Augers

2019-01-06 13:09:39

BFI百大.短短一个半小时却道出了一个家庭愈十年的情感变迁.从父亲的阴影和争执(远方的声音)以暗夜母亲的哭声为高潮转变到父亲逝世后新生活里出现的百态生活.以更为凄惨的意外为结尾.其中穿插的全家福体现各个时期的家庭状态.以最后一张最为圆满.婚礼再多再欢乐也掩盖不住结尾家人在黑夜里渐渐分离的悲伤和无奈.大量使用平移镜头/摇镜来构成时空转换.油画般的对称构图.缓慢运动的摄影机延长观者共情时间.画外音构成另外空间.人物对话愈发尖锐.唯一柔软的是贯穿全片的歌声-不仅带入回忆.而且是最有效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此片尤为充沛)

Nightwing

2009-05-03 22:33:04

Terence Davies -- discovery of the year

HurryShit

2012-02-14 11:28:23

80s最佳之一。像是從遠方吐出一口聲音,傳進無人的建築空間,聲波振動塵埃,塵埃在陽光照射下發亮,再撞擊另一塵埃,不同塵埃反射的光,在名為記憶的宇宙裡互相映照,眾像環生;而後再聚集,光點朝著遠方,一邊哼著歌,一邊聚攏,遁入寂靜。對稱構圖。暈黃色調。光的漸曝。流行音樂與經典好萊塢。

2019-06-17 20:30:09

如同一串珍珠般被民谣歌咏串联而成的英国平民家庭编年史,每一段碎片记忆都饱含埋葬着深挚的情感,叙事不仅丝毫未见凌乱,反而如歌谣般悠远绵长,余音绕梁。戴维斯将声画不对位运用至登峰造极的神境,摄影、灯光与构图均极具艺术性,黯淡灰蒙的色调中散发出微明昏黄的光线,仿佛房间里时间积落的尘埃,其古朴典雅、细腻柔和、深沉内敛的气质与风格非常英国。

胤祥

2011-05-19 23:58:45

几乎想打五星的片子。特伦斯戴维斯第一次拍长片就如此出手不凡,叙事NB到一定境界了(《长日将尽》就差了),能在“时间”这个题目上拍到如此高度真是少见。后半段“still life”控制力稍弱。色调讲究,声画关系特别有想法。场面调度上不给定场镜头,偏于舞台化调度。音乐虽好但是太多……

左胸上的吸盘

2009-03-24 19:53:24

我承认这是英式纯艺术电影,但是拍的太一般了

持人的摄影机

2021-05-27 03:05:52

9.0/10。①一个英国普通工人家庭在40—50年代的生活,前半部分是暴力父亲在世时的少时家庭生活,后半部分是三位子女成年后的大家庭生活和各自的成家过程。②通过大量唱歌片段(每隔几分钟就有一首)和碎片化跳跃化的时空(通过J-cut、遮挡转场、长镜头等方式实现)来构建反叙事的抒情诗歌。③以低饱和度老照片质感的摄影和有时梦幻的打光奠定了一种既怀旧又痛恨过去的复杂的情绪基调。④以大量严谨构图(对称/人物中心/九宫格/等)、浅景深、固定镜头的注视、横摇和横移和垂直升降镜头(以便在保持严谨构图的基础上观察场景内的人与物的细节)来辅助塑造一种宗教画般的恩典感。但在该片中此气氛的渲染非常依赖于第②点的质量,所以后半部分由于歌曲和剪辑逐渐格式化平庸化导致这些视听特点无法产生足够的恩典体验沦为鸡肋。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