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堂的颜色

天堂的颜色》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狄飞惊

2010-10-20 22:30:36

孩子的视角,纯净的心灵,灵魂的救赎,终极的关怀,用极小的点触碰最广的面,剩下的问题是,做得还是过于直露了。

阿塌树

2007-10-21 00:54:46

透过小盲孩穆罕默德对世界的感知,电影平静地叙述普通人之间、亲情者之间的爱与怨、寄托与负担,其中演绎的亲情真实、纯朴、深沉,让人感动;我们还看到了伊郎乡间优美恬静的自然景色。导演试图探讨:命运坎坷不是任何人的错,但生活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太艰难了;最宝贵的是生命,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轻易放弃生命。片尾坠河的小盲孩生死未卜,更加重了这种对生命的叹惋!这片子把我裹在唏嘘之中,并且对我这个americanfans、hollywoodfans是个打击,有这么多手法高超的关注普通人生活、探讨生命本质的好电影呐!

每日可爱二百人

2017-06-01 17:51:13

秀美风光里的残酷人情。灵敏又脆弱的失明幼童,饱受现实摧残的鳏居父亲,怜爱而无能为力的老祖母,重压之下,各有苦衷。直面了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恶,然而还是存留了一点神性之光。

且行且歌

2010-07-23 17:36:50

很顶马吉德·马吉迪的作品,这也是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伊朗的感人类型电影。通过孩子的视角,对比与反衬成人世界的虚伪。通过小鸟、手等母题的运用,以及父与子的平行对照等共同书写了人性回归的精彩画卷。蒙太奇的推动叙事有亮点之处,但借“颜色”的主题适当发挥色彩造型语言,会更加出色

女魔头

2011-01-20 14:14:47

伊朗的孩子都那么的纯朴。

LoudCrazyHeart

2021-06-04 22:44:37

影片几乎是在无尽的道德困境与生存困境中考验故事人物和观众的心理精神。世间确实是有会抛弃孩子的父亲,也会有折磨和最后的救赎。影片不断出现的声音,实际上是将观众体验不到的盲人触觉转移到了听觉上来,导演这么做很有想法。

梦里诗书

2017-04-06 22:36:04

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用一个盲童的视角为出发,所呈现的《天堂的颜色》,其让观众所为之感知的是一种纯粹无邪属于孩子的美好,而伊朗如画般的山色更成为了电影至美的所在,但这却又并不是一部止于美的电影,导演最后将这一切以打破所形成的悲情,以小见大所写实于人性的复杂与救赎,亦是如此深刻。

小熊娃娃

2006-08-12 02:22:01

★★★★★ 无论如何,上帝都显得太残忍。在这样的故事面前,即使神学阐释也太过矫情。难道只有天堂里才能得到幸福吗?

Strelizeia

2011-04-05 09:15:02

触摸到晨光的手,给最后带来一丝温暖,但是也仅此而已。每一个生命都会被疼爱,即使不停要追问现实,但如果真心相信,眼泪可以继续流淌,爱会延绵。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这样一个父亲和那样一个无奈的奶奶,还有墨曼的眼泪,与孩子们的笑声、啄木鸟的嘟嘟声、朗朗读书声成为一种深刻的对比。

周鱼

2009-09-22 22:38:56

一个父亲的成长故事 从手法上看 有点直白有点煽情 没有《小鞋子》那么流畅清新 但不失为大师级作品

欢乐分裂

2013-08-31 20:46:04

“主是不可见的,无所不在,你能感觉到,你用指尖了解。现在,我不停地伸出手,直到有一天我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为止。我要告诉他每件事,甚至是我内心的秘密。”用手、用指尖感受自然的明媚前半段真是美,后半段色彩和情绪都沉重起来;感受到天堂颜色,那是因为父亲的眼泪。

[已注销]

2011-02-09 12:33:58

“老师说上帝对盲人特别偏爱”默罕默德那么渴望知识,他摸着麦芒数数字的声音声声都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很难过!看了这片,我意识到,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英语片和亚洲电影~~~~应该打破自己选片的狭隘!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