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在北京

混在北京》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听见流星的声音

2021-08-12 16:45:20

本片延續了中國電影大雜院喜劇的傳統,最大特色莫過於是以出版社的知識分子為主角。編導一方面講述知識分子也會蜚短流長,也會因為個人困難而產生互相算計的心理,把《人到中年》後已經被神聖化的知識分子給變回普通人,另一方面也突顯在商品化潮流下,知識分子面對社會趣味趨向於庸俗而不甘心隨波逐流的精神苦悶和困境。本片既有幽默的諷刺,也有煉達的人情世故描寫,是一部整體不俗的大雜院式喜劇。

七紫三羊不应

2019-08-30 20:42:32

190830资料馆三星半。摄影色调赞。单位可能是铁一号或者辅仁取景。毕彦君设定扬州人,奚美娟设定上海人,家里放的是徐王的读西厢,“我最讨厌诓功名、混饭吃的八股文章”。剧雪的颜值气质真是绝了。

Basatio

2011-03-28 13:05:08

色调有点意思,让人想到了大开眼戒:冷色和暖色常出现在同一镜头中却又泾渭分明,不同人物分属不同色调的区域。小人物的艰辛和尴尬,时代感,现实感。

四月物语

2014-02-18 22:25:45

一群异乡客在帝都的挣扎,有的迷失自我,有的看清内心,有的认清现实,还有的打道回府。变革的浪潮涌来,沙粒有的被磨出了棱角,有的被推上了海滩,还有的被激流带回了深海。剧雪很靓,客串的名角也多,片尾曲是谢东唱道:许多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半醉先生

2016-09-15 16:33:58

剧雪很漂亮,张国立也是老手,整个出版社简直就是一个大江湖啊。

simonx

2008-11-18 11:05:08

久远的影院印象已模糊,那时,记住了冯远征

尘飞扬

2017-07-02 21:24:20

多线索,参差不齐,胜在对世俗人心的描摹

嘉 玲

2014-02-04 23:27:59

“说心里话 我还是最喜欢北京”

烈焰红唇龙

2020-07-18 22:57:30

由沙新的视角带入再带出,90年代市场经济下海热潮对文化产业的冲击,实际上也是对思想的冲击。鼓楼相当于另类的三闾大学,里面的群像都各有特点,但显得单薄,因为都是素描几笔便转向下一个人。另外也理想化了原著的人物关系,某种程度上更符合文青的“混”,还不至于是社会底层的那一批。原著剧雪与张国立的关系有些微妙。

海带岛

2019-08-30 20:24:24

怎么说呢,五味杂陈,漂在北京的编辑同行看了应该会跟我一样很感慨吧。剧本那么脸谱化,剪辑那么粗糙,时代那么不同,却偏偏在这脸谱和时间的距离之下,还能见出许多许多从未改变的窘迫与乐趣。(张国立最后一句台词给我听哭了能信?!

Gin

2011-03-26 21:54:55

中国真的有过会拍电影的导演!

甦醒 Nostalgia

2018-01-07 21:39:16

电影版编辑部的故事,很真实,家长里短,邻里算计,夫妻拌嘴。电影没有真正的主角,知识分子的群像,理想主义的张国立最后离开北京,与这庸俗体制不合超有气质的剧雪也选择了自由。不止一次提及特喜欢中国90年代的市井电影,不仅看起来真实有人味也总会让我想起小时候,那些电影中的金曲和时代特有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